天坑?还是地陷?(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天坑?还是地陷?(图)
2010年06月18日 15:21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资料图:重庆市奉节县小寨天坑。 中新社发 周会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新闻缘起

  近日,我国各地屡现各种小型地陷,有网友戏称为“天坑”。“天坑”的出现,是否是地震等灾难的预兆?

  专家指出:“天坑”频现,这样的用语足以骇人。然而根据地质学定义,真正的“天坑”是指具有巨大容积,陡峭而圈闭的碳酸盐岩层壁,通俗地说这是一种大“石头坑”,其平均直径与深度均在100米以上,有的达到数百米。它是一种特大型喀斯特地形。许多 “天坑”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早已存在。

  反观近来国内频现的“天坑”,直径多为几米或十几米,极个别的几十米,且多数出现在土质层中,属于“土坑”,因此无论是性质还是规模,都与真正的“天坑”有着天壤之别。确切地说,最近各地频现的应该称为地陷,或者说地表塌陷。

  (据新华社)

  - 将新闻进行到底

  最近,江苏南京、广东连州、江西南昌、浙江衢州、广西来宾、四川等地屡现地面塌陷。有的称之为“天坑”,有的称为“地陷”。而地球的那一端似乎也不平静,南美危地马拉出现了一个直径30米的巨大“天坑”。而出现此坑不久后,这里就发生了火山喷发。

  那么,各地由于地面塌陷而形成的大坑,到底是天坑还是地陷?是怎么造成的?这些大坑的出现,是否就是某种灾难的预兆?与现在频发的自然灾害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本报5月7日,在本栏目刊登了“硐底‘天坑’,人为还是天造?”,就5月3日,四川省宜宾市硐底镇红旗村和石垭村陆续发生岩溶塌陷,已形成26个大坑进行了报道。今天本报就各地频现的塌陷现象继续追踪报道,采访了中山大学张珂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揭毅教授和江苏省地震局张振亚副局长,为读者解开心中的疑惑,拉直心中的问号。

  ———— 新闻回放 ————

  江苏南京:夫子庙路口地面突然塌陷

  6月16日下午6时40分许,位于南京闹市区的夫子庙路口地面突然塌陷,露出长2米、宽2米、深3米的大坑,令人联想起前期多个城市出现的“天坑”。大坑出现在南京长乐路与箍桶巷的交界处,是南京闹市区主干道,每日人流、车流十分密集。据交警三大队保安韩金林介绍,当时他正在该路段执勤,突然“ 轰隆”一声,地面就塌陷了一个大坑,他赶紧找来几根长竹竿围挡,防止人车陷坑。在场三大队交警胡博说,他还是第一次在南京遇到“天坑”。

  广东连州:大坑“吞”下600斤重耕牛

  6月9日凌晨4时,在广东连州市九陂镇双塘村委会陈屋村,有一头重达600斤的耕牛在山上吃草时,不慎掉进了大坑。“原来这片地杂草丛生,还种有桉树,谁也没想到会有牛掉下去。”村民们说,当耕牛的主人到处寻找时,发现了这个大坑吞噬了耕牛。村民目测了一下,大坑地面之处的坑口有1平方米左右,越往深处,最宽的地方约有8平方米。村民说,这个大坑深达30多米,被发现时耕牛头朝下、脚朝地面,被卡死在离地面15米深之处。有村民说,这里之前并未发现过这口大坑,幸好这次出事的是一头耕牛,否则被村民踩中,难免会酿成伤亡。

  江西南昌:马路惊现地洞过路汽车不慎陷入

  6月4日,一辆本田轿车在南昌街头卡在塌陷路面上动弹不得。当日,南昌市昌南大道与迎宾北大道交叉口附近路面突然发生塌陷,一辆过路小轿车被卡在洞口处。据现场目击者称,这个大洞宽4.3米,汽车的前轮陷入裂缝中,整辆车悬在洞口。驾车男子因受轻伤被送往医院。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意外,南昌交警部门对此路段实施了交通管制。有关部门正在对路面塌陷原因展开调查。 这已经是过去两周里南昌市出现的第8个地洞。

  浙江衢州:高速公路塌陷

  6月3日凌晨零点25分,浙江黄衢南高速公路江山段路面忽然塌下,形成一个大洞。幸亏当时来往车辆及时避开洞口,避免了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塌陷的路面呈规则圆形。一位在此修补的路政人员对此颇为惊奇:“这洞好像圆规划过一样,家里打井都未必有这么圆。”洞里空空的,几乎呈规则圆柱状,洞壁也算光滑,几乎没有突兀之处,一直到底部才能看到塌陷的沥青地面。塌陷的黑洞几乎占据了主车道和超车道,仅仅留下了一小段应急车道。黄衢南高速公路管理处的一位工作人员称:他们刚量过,此洞直径8.3米深6米。

  广西来宾:一水库受地陷威胁破坝放水

  6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良江镇吉利村的大山头下因塌陷形成了4个大坑。地陷造成当地房屋墙体出现开裂、倾斜、倒塌现象,并波及邻近的山背屯和一座小型水库,当地党委、政府及时将吉利村的吉利屯和山背屯137户615位村民妥善安置到安全地带。

  地陷还在扩大。自治区国土厅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应急工作人员施杰说,从6月4日到5日,地陷深度增加了5米,达到25米左右,波及范围达到0.4 平方公里。原地陷形成的四个大坑又有扩大,连成了一条近200米的塌陷带。国土等相关部门正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将进一步会商形成灾后重建方案。

  —————————— 专家释疑 ————————————

  各地频现的塌陷是地陷而非天坑

  揭毅(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最近各地频频出现的塌陷,其实应该称为“地陷”。严格地说,地陷与天坑二者不是一个概念。地陷是地面塌陷,天坑是一种喀斯特地貌的专属名称。

  根据地质学定义,真正的“天坑”是指具有巨大容积,陡峭而圈闭的碳酸盐岩层壁,通俗地说这是一种大“石头坑”,其平均直径与深度均在100米以上,有的达到数百米。它是一种特大型喀斯特地形,底部与其发育期的地下河连接的陷坑状负地形。许多“天坑 ”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早已存在。

  反观近来国内频现的“天坑”,直径多为几米或十几米,极个别的几十米,且多数出现在土质层中,属于“土坑”,因此无论是性质还是规模,都与真正的“天坑”有着天壤之别。所以,确切地说,最近各地频现的应该称为地陷,或者说地表塌陷,是典型的地质灾害。

  地陷多是“人祸”

  张珂(中山大学教授):

  如果塌陷比较集中,往往是受人为因素干扰所致。比如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溶洞形成负压,加速了塌陷的过程。四川宜宾长宁的塌陷,就很可能与附近煤矿抽取地下水有关,这是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浙江衢州高速公路上的塌陷,可能是高速公路下原有溶洞坍塌所致。

  此外,在河谷地带,如果地下水流动加速,或过量抽取地下水,会使土壤在水位变动和重力作用下,发生塌陷。成都大邑新场镇、崇州怀远镇等地可能就属于这种情况。据报道,崇州怀远镇还进行过地震勘探测量,为了产生人工震源,实施了爆破等操作。这一爆破,致使砂砾石层松动,在地下水作用下,发生了塌陷。因此,也是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

  而南昌赣江马路塌陷,可能是因为公路修建在河漫滩等松散层上的原因。除此之外,最近我国塌陷比较集中,还可能与降雨较多有关。

  关于发生在危地马拉的地陷,该地区曾经多次发生过塌方。今年的塌方,可能与热带风暴袭击和暴雨有关。

  地陷的形成和地震无关

  张振亚(江苏省地震局副局长):

  江苏省、南京市地震部门目前没有监测到异常迹象,大坑的出现可能与施工有关。所谓的“天坑”,其形成各有原因,有些地区有喀斯特地貌,有些省份有旱情,雨水减少导致地下空洞,有些城市“天坑”由施工造成。“迄今为止,这些‘天坑’的形成没有一个和地震有关”。

  从地震的种类来说,陷落地震往往发生在煤矿采空区和溶洞,一般震级较小,而构造性地震一般是“先地震后有坑”,就目前在国内外发生的“天坑”现象都没有伴随地震发生。

  张珂(中山大学教授):

  地陷很难视作地震前兆。如果塌陷与地震等构造运动有关,其分布应当有较强的方向性,而且应当与地震同时发生或在地震之后。而目前频现的地陷分布零散,当地也没有出现过地震,且从未有地震学家将地陷作为地震的前兆,更没有证据表明塌陷是地震的前兆。

  在建造房屋时可以提前排水让地面下沉,然后在下沉的地面上构筑房屋,从而避免“地陷”。广州市的居民应该无需担忧这个问题,因为广州地区的地下是花岗岩。

  - 编者的话

  别给“地陷”乱扣“天坑”的高帽子

  江苏、浙江、广西、江西、广东、四川等地发生了地表局部塌陷形成坑洞,被莫名其妙的扣上“天坑”的高帽子,不但会让这个土坑“受宠若惊”,也会让当地市民胆颤心惊。

  这些坑洞缘何无一“幸免”的被人强行戴上天坑的帽子?这要从天坑本身说起,一般,有人会认为天坑出现后,火山爆发、大规模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将会接踵而至,把天坑看成灾难的预兆。不可否认,这样的事情确实出现过,比如南美危地马拉曾出现一个直径 30米的巨大天坑,随后附近的火山发生喷发。但这只是一个巧合,因为危地马拉的西部和南部属于火山带,即使不出现天坑,火山照样喷发。

  更有甚者说,全国各地相继出现这种坑洞,是2012来临的一个前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要用科学的武器粉碎这些谣传,另一方面是给地陷摘掉“天坑”这顶高帽子,让百姓彻底了解这一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和原因。

  记者 赵英淑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