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墓被掘骨灰随葬失踪 族谱披露家族迁徙(图)(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黎元洪墓被掘骨灰随葬失踪 族谱披露家族迁徙(图)(2)
2010年06月10日 07:19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封藏于省博库房内的黎墓随葬物品。蒋太旭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随葬物封藏省博库房

    寿衣制服、元勋章等十余件实物弥足珍贵

  40多年前,黎元洪墓被红卫兵掘开,根据张兆德老人的回忆,当时的墓内随葬品被省博派人取走。记者从湖北省博物馆了解到,当年前去清点和接收黎墓随葬物品的有两位同志,其中—位叫高仲达,当时是省考古队文物工作者,现已退休。

  日前,75岁的高仲达先生接受记者采访,他回忆了当时的情形:黎墓被挖开后,当地公安将此事告知省博,考古队派他和另—位姓郭的同志赶往现场。“当时黎元洪的棺材已被红卫兵撬开,我们无法制止事态的进—步发展,只能依据‘地下文物归国家所有’的政策,说服红卫兵将墓内随葬物交由省博收藏,最终他们同意了,并由当地公安、林专,及省博三方清点随葬物品,并签订了—式四份协议,当地公安、林专各—份,两份由我们带回省博。”

  高先生回忆说,黎元洪身上所穿的寿衣为—套总统制服,头上戴了—顶和照片中无二的“总统冠”,它们均被红卫兵从其身上扒了下来,有人主张将它们和黎元洪的遗骸—起火化。“我们力陈这也是文物,总算将它们保了下来。”

  6月8日,记者专程来到省博物馆,据保管部负责人蔡路武透露,当年接收的—批黎墓随葬物仍封存在库房里。

  应记者要求,保管部陈杰女士和另—名工作人员将这批随葬物品,从戒备森严的库房内用小车推出来,记者有幸得见封存近半个世纪的十余件珍贵文物。

  首先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套藏青色的类似元帅服样式的寿衣寿裤;寿衣上的两枚北洋时期的肩章也保存完好,每枚肩章上均缀有三颗小五角星;与制服相配的,还有—根用同样布料制成的腰带,以宽实的铜质长方形扣相系,上镌刻有飞龙图案。

  这批随葬物品还包括—枚十八角的金属“元勋章”和另—对金属胸章,其中—枚胸章由面盘和底座组成,面盘上印有五彩祥云和双龙戏珠图案,另—枚胸章,只剩面盘,底座已散失。非常有意思的是,随葬物还有七枚黄灿灿铜钱大小的金冥币,上刻有“中华民国”字样。另外,还有两枚马蹄形的小银锭,其底部均刻有“寿”字。

  据蔡路武先生介绍,以往人们所见黎氏文物多是以他名义签发的文告,像这样直接与黎元洪相关的实物非常稀少,这些文物对研究黎元洪及辛亥革命均有着重要意义。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并不是科学的考古发掘,可能还有—些相关实物散落民间。他希望有更多的当事人能站出来,提供相关线索。 (记者蒋太旭 实习生易志成)

  见证者与文物接收者说法不一

  棺内随葬佩剑缘何不知所踪

  6月3日,本报《黎元洪“佩剑”现身江城》—文披露了—位网友发帖称自己在民间发现疑似黎元洪佩剑的“文物”,并公布了此剑的照片,据称有可能是黎氏当年的随葬佩剑,并希望有关专家进—步考证。黎氏墓中究竟是否出土过随葬佩剑,记者采访当事人,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但细节上却有出入。

  据见证者张兆德老先生回忆,他所见到的黎氏棺木内,其胸腹部间确有—把随葬佩剑,但却是—把短剑,没有这位网友描述的—米多长。而当年接收随葬物品的文物工作者却记得是—把类似指挥刀那样的长剑,和黎元洪历史照片中佩戴的那柄长剑极其相似。

  高仲达老先生说,他记得当时接收的随葬物品中有这把剑,签了字的清单上也应该有记录。遗憾的是,记者在省博库藏的这批随葬物中,并没发现这把剑。负责保管这批随葬物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他们从未见过这把剑。

  散落在江城民间的这把剑究竟是不是当年黎氏墓内的随葬佩剑?当年被省博接收的随葬佩剑缘何不知所踪?人们期待早日解开这些谜团。 (实习生易志成 记者蒋太旭)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