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馆设计师何镜堂:历史建筑是城市的"根"(图)(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馆设计师何镜堂:历史建筑是城市的"根"(图)(2)
2010年05月25日 13:52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万全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 中国馆造型比较抽象,有人说它像斗拱,又有人说像斗冠、粮仓,甚至还有人说它像火锅。”说到这里,何镜堂笑了起来。但不管是哪种联想,何镜堂表示人们一看到这个建筑就知道“这是中国的”。63米高的中国馆呈鼎立之势,是中国形象、中国精神的象征。“中国5000年历史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谐共生等民族精神是一个重要元素。”

  中国馆的外形吸取了大量的中国元素,而采用现代材料、技术、美学观点加以糅合。在何镜堂的讲解下,记者了解到,在其古典大气的外形下,中国馆有着许多细节之处,符合节能环保的建筑理念,体现了设计者的巧妙构思。

  中国馆四面墙体都有31个中国式的椽子,东、西、南、北分别篆刻了对应的方位词,样式是印章,其实是通风洞,笔画镂空处便是通风孔。中国馆玻璃斜置,只能采用全封闭式,通风就靠这近百个“印章”。何镜堂对这个设计颇为得意。

  中国馆造型奇特,由上至下逐渐收缩,架空的设计,使得基底平台能自然通风,而上宽下窄、层叠出挑的造型起了遮阳作用,而且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夏季太阳高晒时,阳光是照不进观众等候的基地平台的。而冬季太阳一般较低,平台能有6个多小时沐浴在阳光里。”

  地区馆屋顶“新九州清晏”是一个27000平方米的开放空间,世博会期间主要用于人流疏散和公共休闲活动。同时,树木葱茏的屋顶园林也是调控温度的“天然空调”,能产生8℃至10℃的降温效果。

  中国馆屋顶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为场馆提供了清洁绿色的能源;广场用透水砖铺设路面,雨水可以渗透进砖块内部,给地面降温。

  往常的建筑方案一般由建筑行业内部的专家评判,而中国馆则要接受全中国人的评论;何镜堂最满意的两件作品,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到中国馆,恰如中国从灾难屈辱走向繁荣富强的两个坐标。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