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要施展“硬功夫”
形势复杂年份文化产业受瞩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今年两会上,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自3月5日之后被不少代表委员津津乐道,有关文化建设的话题热度极高。
文化事业被提到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无疑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转方式调结构的关口,软实力即将成为重点打造的对象。这其实也是对未来中国的高瞻远瞩和大胆揣想,在这种意义上,中国文化这个恰似“柔弱之水”的软实力,其实是一种真气概、一个硬指标,一种硬功夫……
3月12日上午,政协闭幕,走出人民大会堂的委员们被媒体围堵,有关文化建设的话题屡被“提问”,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忍不住感叹:“从会内到会外到会议结束,这个话题问得太多了。”
文化热出现在两会内外并不意外。自金融危机波及中国以来,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在经济形势复杂的2010年,其发展趋势和方向早已备受瞩目。
“21世纪世界要刮起‘中国风’。”3月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断言,这次金融危机是中国文化事业崛起的机遇。“之前早有先例,上世纪发生的多次重大经济危机,都带来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30年代大萧条时期,造就了迪斯尼和好莱坞;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日本受挫,但却形成了动漫王国;90 年代亚洲金融风暴,‘韩流’风靡。”
电影《孔子》带来的借鉴
但让人忧心的是,目前国内的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尽管文化产品数量繁多,但却罕见闻名于世的文化精品。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王齐国对此深有感触:“孔子是山东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但是电影《孔子》却是由一家香港公司拍摄的。这家公司对于孔子符号的运用,是可资借鉴的形式。”
王齐国认为,创意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手段,而国内企业所缺乏的,正是创意。“这是很可悲的。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力这么差。”王齐国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而软实力和硬实力比起来,赋予一个国家的东西更多,但能看到得更少。
眼下文化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利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得机遇,让中国的文化产业上一个台阶,成为众多代表委员们的渴望。
好作品带动产业大发展
对于文化发展的未来,很多代表委员的意见惊人一致:中国的文化事业振兴刻不容缓。但如何发展属于中国的自主文化品牌,仍是道难题。
“文化不能等同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只是文化的一个载体。”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志民强调要增强软实力,应该从文化建设的高度来考虑,多从文化内涵上下功夫。
“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产业缺少大品牌?”王志民认为,关键就在于“民族性文化内涵方面的浅薄”。“文化产业上不去,与文化建设上的浮躁是分不开的。一心只想着赚钱,不注重文化内涵的提升,最终导致的只能是文化产品的品质低、影响小、生命力短。”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如何让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讨论之声此起彼伏。
连续三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张艺谋素以“嘴严”闻名,但在政协讨论小组谈起文化事业时,他却颇有些滔滔不绝的气势。“回顾我们民族文化走过的道路,今天我对文化事业及其影响有了更深的认识。”他说,“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只有通过文化产品才能让世界了解到中国社会的当代特征。”
今年两会上,张艺谋提交了两份提案:一份是关于借鉴《阿凡达》现象,培养跨计算机、工科、理科的电影专业导演高端人才;另一份是建议政府部门加快推进中小城市电影院建设。其中,“培养导演高端人才”提案的背后,是张艺谋从创造全球票房奇迹的3D电影《阿凡达》中获得的启示与思考。
传统艺术产品闯市场才有生路
拥有丰厚文化资源的中国,只有把“文化资源”、 “文化底蕴”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通过一定的手段有效传播出去,才能称得上“文化软实力”。
这早有成功的先例。在艺术界,韩美林工作室闻名遐迩。23年前,吴作人先生亲自批示成立这个工作室,成为艺术家走向市场化的一个成功典型。
脱离对政府的依赖,以市场为导向,创作经得起时代检验的作品,这种经营模式可以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典型。
传统文化的变革同样迫不及待。一部京剧意象杂技剧《粉墨》让济南市杂技团再次声名鹊起,人们看到了杂技团转型后迸发出来的活力。但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市杂技团团长邓宝金说,前景并不乐观。
在邓宝金看来,再好的东西也需要包装宣传,文化产业更是这样:“只有把市场培养起来,我们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但现实的困境是没有专用的演出场地,精英人才匮乏,没有专门的策划营销团队,她希望各地杂技团能彼此合作抱团发展,成立一个杂技集团,利用各自优势,搞活市场。种种困境制约着传统艺术的发展。
两会上“文化热”的升腾更让置身其中的她感到有信心和力量,“搞好体制改革,实行企业化、市场化,使产品面向市场,这是必须的。”
文化产业是一匹“快马”
文化产业一旦崛起,拉动GDP增长的力量不可估量。
正如厉无畏所讲,文化产业搞好了,同样是一匹快马,并且是一匹好马。他指出,尽管中国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在理念、技术、资金上尚有不足,但发展速度异常迅猛,对经济增量的贡献不可小觑。“比如2009年中国的GDP增长8.7%,而文化产业逆势成长17%。在一些中心城市,比例已远远超过作为支柱产业所需要达到的5%的指标。如上海为7.6%,北京12%等。”他说。
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前景,厉无畏认为潜力很大,“在欧洲,文创产业一般会占到全国GDP的6%以上,如果中国的文创产业能发展到占GDP的5%,那将是非常可观的。”
让他倍感惋惜的是,现在中国的文化常被外国开发利用,例如美国开发“花木兰”,日本开发“西游记”、“水浒”,韩国把中医拍进《大长今》。“这些本来可以我们自己开发创意,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途径。”
以文化为中心发展产业集群
而文化的力量不仅仅体现于文化产业本身,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来讲,有没有文化,在很大意义上是一个企业能否长久生存发展的根本。对此,国际知名品牌海尔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公司总裁杨绵绵说,海尔品牌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就是它的文化,“张瑞敏曾说要把文化变成每个员工的基因,把它深入到骨髓里去,想改都很难。”
“发展文化产业不能局限在文化。”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说,以文化为中心,发展金融、技术、媒体等支持产业,旅游、娱乐、餐饮等配套产业,以及玩具、服饰等衍生产业,“唯有产业群系统发展,才能真正推动经济发展。”
“去年满大街的‘喜羊羊’,不就是顶好的例子?”李东东说。
本报特派记者 郭静 杨凡 李文鹏 王帅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