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言:让中国声音变得更强传得更远
-从国家高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强化“走出去”的基础
-与有实力的国际文化传媒开展交流,借船出海,借台唱戏
-像以前扶持民营制造企业一样扶持民营文化企业“走出去”
-合作中要更多宣传多赢、共赢,避免刺激他国政客和民众
“今天,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消费品市场上,都能看到各类贴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精神产品领域,尤其是文化与政治信息方面,中国对西方国家还处于明显的逆差状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罗斯、独联体与东欧地区广播中心副主任范冰冰在小组讨论中两次提到“走出去”的问题,引起很多委员的共鸣和关注。如何让中国出版物更多地进入海外市场、让中国的声音更强传得更远,委员们建言献策。
从国家层面解决战略定位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唐瑾说,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一个大课题,出版物是文化“走出去”的最好载体。目前来看,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解决,很多平台需要搭建,但坚持这个目标不能松懈。
如何让中国文化更快、更好地“走出去”?多数委员认为,首先要从国家层面上解决战略定位和政策引导问题。九三学社中央在《关于“走出去”战略的若干提案》中建议:要强化战略性研究,加强基础性工作的积累与共享,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服务作用。
提案认为,要从国家长远发展的高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强化“走出去”的基础,前瞻性地加强对重点地区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文化背景、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市场、技术门槛等情报的收集整理,尽可能减少因文化差异、劳资差异、管理差异、技术差异等带来的不适应与被动;整合人才资源,培育一支高效专业的海外并购团队,大胆引进海外人才,使用国际化人才,借助国际中介机构弥补人才资源的不足。
全国政协委员、旭日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香港)蔡志明,则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之发展》的提案中提出,要按我国独有文化资本在全球市场中的定位,培育多元化、市场化的文化商品,利用品牌、版权、设计等知识产权为载体,以授权、特许经营等方式,推动文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创造、分配、交换及使用。
在具体政策扶持方面,孙太利等委员认为,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金融机构应该在担保条件、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以贷款贴息、项目补助等方式,支持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迫切需要打造外宣“旗舰”
统计指出,目前,每天通过各类媒体从西方世界流入中国的信息量,是从中国流入世界信息量的数十倍。这种尴尬的情况,直接导致了世界各国民众对中国的种种“不解”和“误解”。怎样尽快扭转这种信息逆差的现状,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音量?范冰冰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国际传播手段,科学配置我国的各类外宣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个足以代表中国形象的、有能力将声音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强势跨国媒体。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驻美国前大使周文重也认为,要做大做强中央媒体,打造国际一流媒体。但同时,还要提前规划,善用国际平台。他建议,新闻出版企业与有实力、有影响的国际文化企业和传媒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借船出海,借台唱戏,利用其强大的平台宣传中华文化,传播正面声音。例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等中央媒体及所属网站公司可考虑通过参股、有关节目内容对应落地、广告共享等形式,与世界传媒巨头开展合作。对已进入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他建议在经营上走本地化路线,使传达的信息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让民营企业成为生力军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有企业一直是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但在信息逆差日益严重的今天,运作更加灵活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全国政协委员、雅昌(企业)集团董事长万捷说,民营文化企业更容易被外方接受,通过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可以使更多民营文化企业走出去,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力军。
九三学社中央也在提案中建议,“走出去”的主体要多元化。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实力雄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在具体扶持政策方面,万捷建议,政府应当像以前扶持民营制造企业一样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加大对其对外交流、资金、税收、准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使它们有能力“走出去”发展。日本文化进入美国、走向世界时,日本政府支持索尼公司首先收购哥伦比亚公司,从而迅速占领制高点,全面扩大实力,扩大影响力,打造众多龙头文化企业。万捷希望,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民营文化企业收购和兼并国外的文化企业,同时参考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成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专门扶持文化企业对外发展项目的做法,制定出对各类重点和龙头文化企业的扶持政策,在资金、融资方式、准入政策、宣传上对重点企业、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他还希望,在国家领导人出访时,邀请更多著名的民营文化企业参与,创造更多的文化发展机会和文化交流机会。
发挥港澳地区优质通道作用
“充分发挥港澳中资企业的窗口作用,变通地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九三学社中央的这一建议,成为委员们关注的另一个热点。全国政协委员、合盈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区永熙对此深表赞同。区永熙认为,香港可以当好内地文化企业“走出去”的通道。香港同国际文化市场和文化企业联系比较广泛和密切,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提供市场信息,使文化企业的产品生产既有鲜明的民族性,又符合世界文化市场的消费需求;为内地同境外文化企业引进资金、技术,以及开展交流合作和战略投资,牵线搭桥。
此外,一些民主党派委员也在提案中建议,“走出去”的目的地要多元化。由于发达国家、地区的企业一般制度完善、文化深厚、实力雄厚,进行海外并购会受到各方限制,而像东南亚、非洲和拉美等地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发展需要,愿意引进外资,且伴有优惠政策,因此“走出去”的机会更多。提案还提醒,政府应当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国内外形势,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进行对外扩张,切忌贪大求快、不切实际地制造轰动效应;把握宣传口径,要更多宣传多赢、共赢,避免刺激他国政客和民众;加强“走出去”企业的社会责任教育,树立和平发展的形象。
作者:王玉梅 杨晓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