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赵丰3月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应尽快将“中国蚕桑丝织”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确立“中国蚕桑丝织”在世界上的原创地位,同时使“中国蚕桑丝织”得到整体性保护。
大量史料记载和出土实物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桑、养蚕并进行缫丝、织绸的国家。研究丝绸史长达20年的赵丰认为,丝绸发展史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一部分,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蚕桑丝织”包括蚕桑民俗、丝绸文化、丝织技艺及历史文物等,活态传承脉络清晰。
赵丰介绍说,浙江、江苏等地已有一批相关项目入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目录,如浙江杭罗、瓯绣,江苏云锦、苏绣等,其他省市的还有蜀锦、湘绣、粤绣、蜀绣、顾绣等。但与此同时,不少地方的蚕桑丝织传统技艺处于濒危状态。以浙江省为例,受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影响,大量桑田被改作他用,历史上的“蚕乡丝府”已无法保留传统民俗。
赵丰建议,应对现有的“中国蚕桑丝织”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确定一条主线,对同类项目进行“捆绑”申报。具体而言,应以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和江苏省苏南地区为核心,联合广东、四川、新疆等地一起申报。申报内容应以蚕、桑、丝、织、染、绣等全过程中的传统生产技艺为核心,包括文化习俗、民间说唱和舞蹈等。 (记者马子雷)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