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以降脸谱化
羊城晚报:评价曹操的史书最重要的是《三国志》,形象比较正面,但后来曹操的名声却变坏了。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李凭:“奸雄”曹操不是真实的曹操。唐朝以前对曹操的评价都很高,北宋中期后才逐渐降低,南宋以后发生了根本变化。
对曹操评价变坏的原因,一是与政权形势相关,南宋被北方金国势力压迫到江南,这种形势类似于三国时期的曹魏与东吴、西蜀的对峙。另外,南宋赵氏王朝延续于北宋,而西蜀刘备则自称汉中山靖王玄孙,因此在看待三国问题上,南宋统治者更同情地位和自己相仿的东吴与西蜀,而仇恨和金国相仿的曹魏。
这种感情其实也寄托着南宋人的普遍愿望。赤壁之战中,以曹操为代表的强大的北方势力被打败,南宋人也同样希望金国势力被阻遏在北方。同时,由于残酷的战争,大量百姓从北方颠沛流离地逃到南方,他们对北方政权怀着刻骨仇恨。这种思想感情被投射到文艺作品上,形成了强烈鲜明的爱憎。于是,在民间三国故事中,代表北方势力的曹操就被推到了类似金朝的反面角色中。
宋以后的统一政权元朝,也是来自北方的政治势力,且统治残暴。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痛恨统治者,却又不敢直接表露,于是便在三国故事的说唱中投注了浓重的感情,以抒发爱憎,从而更加贬斥曹操。
宋和元的民间说唱艺术十分发达,表现形式也最接近百姓,其影响力远远超过正统史家的作品。这些民间故事被元末的罗贯中搜集在一起,编写成了《三国演义》。罗贯中本人也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对百姓的爱憎十分了解,他编写《三国演义》时,自然会带入丰富的爱憎情感。《三国演义》是中国小说的鼻祖,影响力巨大,这就使得曹操的奸雄形象最终定型,长期为后人切齿痛恨。
其实,真实的曹操并没有刘备那样虚伪,但奸雄的形象已成了固定的文化符号,无论如何翻案也难从人们心中抹去。
百姓认定是奸雄
羊城晚报:曹操的形象在从正史走向民间的过程中,正面部分被消解。为什么文艺选择了负面?
景蜀慧:一个人做过的事,总会在历史中留下印记。“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代表人民内心真正的追求,这就是所谓的“民心”。诸葛亮的仁爱形象被人们接受,而曹操作为统治者更多地表现着权术,所以为民众所唾弃。
羊城晚报:有仁义之心的人是否一般会被赋予正面的形象?
景蜀慧:应该是这样,曹操算是一个样板。儒家政治与道德理想很高,但往往在具体实施时与现实脱节。而曹操很务实,必要时会抛开不合现实的陈规,可以不择手段。这使曹操在当时显得很有办法,但在后世却常为文学诟病。
羊城晚报:《三国志》是很多文艺作品的故事源头,但后世文艺作品的立场观点却与之不同,塑造了曹操另一种形象。
景蜀慧:历史上的政治集团,在野和在朝时表现都不同,曹操在乱世时用很多兵家法术,甚至可以不忠不孝,而一旦安定了也会用礼法来统治。
《三国志》中的曹操形象比较正面,这可能与作者陈寿是西晋人有关,西晋承袭于曹魏,他有一定的政治考量。陈寿对曹操评价很高,但仔细推敲,也会发现他对曹操的一些政治倾向并不那么认可。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补充了大量杂史杂传的内容,各种记载或褒或贬,或可信或不可信,都经自己的判断后列上去。裴松之注后,曹操的形象变得较为丰满了,为后世文学加工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羊城晚报:如果抛弃政治因素,曹操的形象有没必要“翻案”?
景蜀慧:文学中的曹操形象已在民间根深蒂固,代表了民众的情感、好恶,没必要改变。我们只需要知道有一个历史中的曹操和一个文学中的曹操就行了。尊重文化传承,对以往的不用太多的改造,了解背景及其反映的事实即可。
田余庆:其实已定型的形象,你想改也改不了。当年历史学家想给曹操恢复形象,设计了一场“赤壁之战”大戏,很多名角上台演,把曹操演成红脸,但民众不看,他们只接受原来的艺术形象。诸葛亮也是这样的,如借东风那段,你信吗?如果不信你把它改掉,老百姓就不答应。(文学和历史)发展中各有各的轨辙。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