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高陵”九大证据公布 社科院:盖棺定论还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曹操高陵”九大证据公布 社科院:盖棺定论还早
2010年01月14日 15: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曹操高陵日前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得到考古确认,图为曹操高陵墓门。 中新社发 古研 摄


 

视频: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认定曹操墓  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专家:曹操高陵男性是老年人 女性年龄较易判断

  曹操墓发现参照存疑 社科院所长:目前不能盖棺

  考古所所长:曹操高陵石牌为真 欢迎公众讨论

  铭刻研究"第一人":厕所见真章 曹操墓石牌非伪造

  张雪莲:可对“曹操墓”人骨做“科技测年”

  专家:“曹操墓”处于汉制向晋制演变时期

  专家:“曹操高陵”有助了解曹魏时期墓葬制度

  朱岩石:“曹操墓”位置与以往文献记载吻合

  强大阵容析为何确认曹操墓 王巍:外面很多外行话

  鉴定专家:通过骨骼DNA判定“曹操”可能性不大

  中新网1月14日电  备受各方关注的“曹操墓”真伪问题,14日获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一线专家全方位解读。“曹魏高陵”发掘主持人潘伟斌公布了判定曹操墓的九大证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指出,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提出一个阶段性认识是可以的,但离盖棺定论这个结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4日举行“2009年度公共考古论坛”,公布该所对“曹魏高陵”的考察结果。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安阳县西高穴“曹魏高陵”发掘主持人潘伟斌表示,专家初步认定此墓葬的主人就是曹操,此墓葬就是魏武帝曹操的高陵。随后,包括王巍在内的多位考古专家从专业角度解读了这一发现。

  专家初步认定“曹操高陵” 公布九大证据

  潘伟斌在论坛上公布了专家认定此墓葬为曹操墓的九大证据,包括:

  ——此墓葬为多墓室砖室大墓,主墓室为四角攒尖顶,和洛阳发现的曹魏正始八年大墓墓顶形状相同。

  ——此墓葬与同期墓葬相比,规模宏大,是王侯级墓葬,与曹操身份相符。

  ——墓葬地面情况符合曹操定下的《终制》,此墓葬所处位置比三公里之外的固岸北朝墓地海拔高出十米,符合“因高为基”的要求。此次发掘墓室上面未见封土,更没有找到立碑迹象,完全符合《终制》“不封不树”的要求。

  ——符合文献资料记载高陵的位置。

  ——称谓相符。

  ——发掘过程中出土的铭牌,其中刻有“魏武王”的名牌共有七块,是其身份认定的直接证据。

  ——出土物与曹操遗令“薄葬”相符。

  ——墓葬中发现的男性遗骨年龄为六十岁左右,与曹操去世时年龄相符。

  ——附近出土文物的旁证。

  强大阵容析为何确认曹操墓 王巍:外面很多外行话

  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团一行12人赶赴河南省安阳市考察了备受公众关注的西高穴“曹魏大墓”,即俗称的“曹操墓”。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王巍所长带队,两位业务副所长白云祥和陈星灿都参加了考察。

  14日的论坛,有大量在一线的考古专家参加,可谓是阵容强大。王巍介绍说,来参加论坛的包括河南省考古研究所从事西高穴大墓发掘的潘伟斌,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的站长、长期担任汉魏洛阳固城发掘的钱国祥,最近十年一直负责东汉到魏晋时期,魏和曹魏、北魏时期的都城洛阳发掘的钱国祥先生。此外还有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朱岩石,他常年担任曹魏邺城考古发掘队的队长,曹魏都城邺城就是在西高穴大墓旁边,他是留学日本的博士。另外还有一位赵超,考古研究所专门从事古代铭刻,尤其是石刻研究的专家,也是中国这方面研究的第一人。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刘振东,是在长安城做考古发掘,是汉长安城队的队长。张雪莲也是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从事科学测年、探测式测年以及古代人类食骨的研究,比如古代人吃什么,他的主食,摄入的蛋白,吃哪类食物。张君研究员是从事古代人骨的,叫体质文学的研究,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等,也是这次大家非常关心的这三个墓的墓主人性别、年龄以及其他。此外,参加这次论坛的还有从事化学成份分析的学者,以及研究金属工艺、金属成份的一些专家。

  针对近来有关曹操墓被确认受到的质疑,王巍认为,虽然有一些观点的争论,虽然有一些见解,由于缺乏考古的一些基本知识,所以,在专业看来,有些观点或者有些看法应该说是还不够准确,甚至是所谓的有些是说外行话。但是我们也想,为什么人家会说这些外行的话,就是因为我们考古工作者对考古这样一门学科是怎样进行研究的,或者我们是怎样进行工作,我们的结论或者认识是怎样的提出的,我们这个过程,公众是不知道的。 “迄今对考古知识的普及,只是对考古成果的尽可能地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解释,但是是怎样得出这个认识的,经过哪些程序和过程,这个我们从来没有向公众介绍过。我觉得这是我们考古工作者没有尽到责任,在这方面的知识社会是缺失的。 ”他说。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