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有关河南安阳曹操陵墓的真假之争已愈发激烈。一方面,有专家根据河南文物局提供的六大证据断定此墓为曹操墓毫无问题;而另一方面,网友却质疑声不断,“考古队怎么能确认这个墓不是一个故意留些器物的假墓?怎么就能如此肯定头骨是曹操的?”
近日,我省一些专家纷纷表示,根据现有证据认定曹操墓真假未免操之过急。
专家提出四大疑点
针对网上针对曹操陵墓真假的各种说法,安徽大学历史系主任张子侠教授指出,根据现有证据表明,此次河南安阳发现的曹操陵墓有很大的可能性。但张子侠还是提出了四大疑点。“只有解决了这些疑问,才具有最强的说服力。”
疑点一: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有出入?
“曹操应该被葬在高岗上,而在安阳一带却没有这样的地形特征。”张子侠首先对安阳曹操墓的地理特征提出了疑问。
张子侠说,自古曹操墓有“七十二疑冢”之传说,说明曹操墓地点疑雾重重,但曹操被葬在高岗上还是有证可查,而这个证据就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对曹操下葬过程的描写。“弃宫廷、置山峨。峨,即山冈地带之意,这表明曹操是被葬在一个有山坡的地方。”
此外,张子侠告诉记者,文献上记载曹操墓位邺城以西,即现在河北省临漳县对邺镇,也不是安阳。
疑点二:周围为何没有群墓?
曹操主张“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张子侠说,根据文献记载,那么在曹操墓的周围将会有群墓,不可能是孤零零一个墓,而安阳曹操墓周边尚未发现墓群。
张子侠说,根据曹操的意思,在他的墓周围应该有很多大臣的陵墓,而此次安阳曹操墓周围却只发现了一座规模较大的陵墓,这与曹操的意思相悖。“如果安阳的墓周围有重要的文臣武将的墓,这就能间接证明该墓为曹操墓。”
疑点三:为何出土的石碑上多刻有“魏武王”?
张子侠对刻有“魏武王”的石牌也心存疑惑,因为曹操死后才被追封“武王”,而曹操在世时多称为“魏公”或“魏王”。
据河南公布的消息在此次出土的59块是被中,有8块刻有“魏武王”。对此,张子侠的疑问是,魏武王是曹操死后的封号,死后的封号能在墓里出现十分不可思议。
而几件物品中,“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也让张子侠略感诧异,“未免有点刻意的感觉,谁会在每件陪葬品上标注“魏武王”的字样。”
疑点四:印章、墓志在哪里?
在张子侠看来,最能说明墓主身份的重要证物---印章和墓志还没有找到,让墓主身份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张子侠说,曹操有“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遗令,证明其有“薄葬”思想,但其印章应该随葬了。该墓曾被反复盗窃,但是在收缴的文物中并没有发现印章,也从未听说过该物品出现过。“如果能找到印章,那就是最准确的证物。”
六大证据仅一条获认同
31日下午,河南省文物局公布了“六大证据”表明该墓为曹操陵墓。对此,我省一些历史、考古专家纷纷表示,“这些证据都不是最有力的证明。”
安徽省社科院历史所陈立柱副所长对出土的金银珠宝表示了疑问。陈立柱说,曹操临终前留下的《遗令》:“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而在此次安阳曹操墓中,已经发现了多件金银首饰。“该墓曾被盗窃多次还能遗留下如此多的东西,这与曹操薄葬的理念相违背。”
安徽大学历史系王鑫义教授说,在“六大证据”中,该墓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等石牌被称为“最确切证据”有待商榷。“文史上记载,曹操使用的兵器为剑,只在年青时曾用短时间过一把小戟。同时,曹操作为一个军事家、诗人,以武器作为殉葬品有失常理。”
王鑫义表示,河南省公布的六大证据中只有石碑一条直接指向了此墓为曹操陵墓,而其它各项只能表明该墓为东汉时期的陵墓,说其为曹操墓还有待学术界进一步考证。(谢麒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