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大师?
-如果我们真的爱大师,就从爱泥土开始吧,就从清理土壤,为土壤增加养分开始吧。如果我们真的爱大师,我们自己愿意做泥土吗?
季老走了,人们怀念,回忆,追思;大师生平,历历在目,大师学问,深不可测,大师品格,高山仰止。
虽然季羡林不承认自己是大师,但我们还是称他大师,一是显得我们重视文化,重视文化人;二是让外人知道:你看,我们还是有大师的。
大师走一个,少一个,大师有减无增,这叫人着急的。这和泱泱大国的气派不符,跟GDP世界前三的盛世气象不符。
虽然,我们可以钦定大师,“大师工作室”的牌子一挂,“大师”往牌子前面一站,让照相机、摄像机一阵猛拍,大师就诞生了。
渴望大师,可以理解,但如此猴急地制造大师,是对大师的轻慢,甚至是侮辱。这种时候,真正有大师气度、大师品格的人,恐怕就要害怕自己跟“大师”有瓜葛了,要设法与“大师”划清界限了。“大师”日见众多之时,季老曾郑重声明,不接受人家给他戴上的“大师”帽子。
季老的走,至少让人明白一个道理:越想当大师,越是以大师自居,人家越不承认他是大师;越是不想当大师,公众越是认你为大师。
季老远去。我们从大师的背影收回目光,我们惘然:哪里还有大师?我们还有大师吗?
也许,首先要回答的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大师?是装点盛世?是显示政绩?是用大师的精神滋养我们的心灵,还是借大师的名声光耀自己的门楣?
如果我们真的需要大师,那就从无声的土壤开始。每一棵参天大树,都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
如果我们真的爱大师,就从爱泥土开始吧,就从清理土壤,为土壤增加养分开始吧。
如果我们真的爱大师,我们自己愿意做泥土吗?没有名声,没有报答,没有所谓“成功”的光环,只有默默付出——我们有这个耐心吗?我们甘于寂寞吗?如果没有,那就不要奢谈爱大师。
喧嚣只能制造小丑,而不是大师。
-戎国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