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怎样办报纸副刊?
石贝[香港]
副刊五字真言
对于《明报》来讲,查良镛先生不但是个严格的老板,也是一位十分专业的编辑,当年,查先生不仅对港闻和国际电讯版着手改革,也对副刊提出他的要求。他曾对我说:“
副刊是一张报纸的灵魂,港闻和国际电讯大家都差不多,但是副刊做得出色的话,那张报纸就会与众不同。”
查先生曾写下“副刊之五字真言”,贴在编辑部供大家参考:短、趣、近、物、图。
短:文字应短,简洁,不宜引经据典,不尚咬文嚼字。
趣:新奇有趣,轻松活泼。
近:时间之近,接近新闻,三十年前亦可用,三十年后亦可用者不欢迎。空间之近,地域上接近香港,文化上接近中国读者。
物:言之有物,讲述一段故事,一件事务,令人读之有所得。大得小得,均无不可;一无所得,未免差劲。
图:图片,照片,漫画,均图片也;文字生动,有戏剧舞台感,亦广义之图。
此为本报编辑副刊之要旨,新闻写作及编辑亦不妨参考。
副刊选稿标准:“新奇有趣首选,事实胜于雄辩,不喜长吁短叹,自吹吹人投篮。”
事实胜于雄辩者,并非不用议论文字,而是夹叙夹议者较受欢迎。最劣之文字是自我吹嘘,无原则地利用本报做广告,其次则为风花雪月,无病呻吟,或伤小猫之死,或叹写稿之苦。
查先生对副刊专栏作者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其它报纸决定某人写专栏,有的是副刊编辑说了算,有的是编辑主任说了算,大多数总编辑说了算。
但是,《明报》不一样,查老板虽然早已经将总编辑一职让出,一般的编务他也基本不过问,不过,专栏作者的聘请,却一定要通过他自己,别人无权决定,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明报》人都知道的事。
我自己的专栏(开始叫“白衣集”,后易名为“清风匝地”),尽管是潘先生向我约稿,却一样要得到查先生的批准。
即使某位专栏作者已经在《明报》副刊写稿多年,但查先生一旦察觉该专栏作者长期“长吁短叹,风花雪月,艰深晦涩,读之无味”,也会毫不客气地炒其鱿鱼。
我在1986年到1987年跟随查先生检查报纸期间,便曾遇过这样的事———
有几位作者在副刊已经写了几年的专栏,但查先生不喜欢他笔下“言之无物”,便力主停掉他们的专栏,其实我跟其中一位作者还是朋友,于是跟查先生说给他一个改进的机会,但查先生“炒意”坚决,我也没有办法。后来,那位作者竟误认为是我从中作梗,他不知道的是,《明报》副刊专栏作者的约稿大权,始终都掌握在查老板手中。
因为查先生对副刊专栏的严格控制,《明报》副刊的专栏质地非常之高,当时能够在《明报》副刊上拥有一个专栏的,都被视做身份象征,其它报纸也有副刊专栏,但其专栏作者远没有《明报》副刊的专栏作者名气大。
《明报》副刊也确实人才辈出,如倪匡(卫斯理)、亦舒、林燕妮、胡菊人、项庄(董千里)、张文达、黄霑、张君默、邓拱璧、梁凤仪等等,有人索性这样说:《明报》副刊的作者都是“名店”里的“名牌”。
一流好友吝啬老板
不过有一点很多人不知道,虽然《明报》副刊能办得如此成功,但专栏作者却不是查老板用高薪请来的,这在当年的一众专栏作者中,已经不是秘密。林燕妮叫查老板加稿费,查老板笑眯眯地说:“你那么爱花钱,加了又花掉,不加。”
亦舒也曾叫他加稿费,他依然笑眯眯地说:“你都不花钱的,加了稿费有什么用?”
林燕妮和亦舒跟查先生属老朋友,有次亦舒甚至在专栏里骂他,查老板居然还是笑眯眯地说:“骂可以骂,稿照登,稿费则一概不加。”
《明报》当年的记者薪水微薄,查老板曾对人说:“在《明报》工作是他们的光荣,不用给他们高人工,他们也会排队来《明报》工作。”
我当时在《明报》写专栏,稿酬也十分之低,但本着“只管耕田,不问收获”的原则,不曾跟查老板计较过。
查老板一手创立了《明报》,并且迅速地将《明报》定位于香港的知识分子报纸,在我刚到香港的1980年,便有很深的体会,那时《明报》的报格确是与众不同,尤其查先生每天亲笔撰写的精彩社评,更是其它报纸所没有的。
因此,我相信查先生对他的《明报》有着十足的信心,即使稿费低,能在《明报》副刊写稿也是作者的一份光荣。还真是没有听说过有哪位作者因稿费低拂袖而去的,作家倪匡跟查先生是好朋友,他曾这样说过:“他是一流的好朋友,但他却是最吝啬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