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韶关7月27日电 题:南华寺原住持披露文革期间保护六祖真身秘事
——访广东韶关南华寺前住持林得众
记者 郭军 冯昶
位于韶关市南约二十二公里处的南华寺,是一座有着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宏传“南宗禅法”的圣地,千百年来,吸引海内外无数香客。寺庙存有大量珍贵文物,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在“文革”前后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南华寺经历了一段不小的劫难。所幸的是,当时南华寺的负责人林得众,挺身而出,保全了寺内数百件珍贵文物,尤其是作为镇寺之宝的六祖真身。一九八六年,到南华寺视察的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看到南华寺历经劫难,还能保护得这么好,称赞“这简直是个奇迹。”
从一九五八年,三十二岁成为南华寺主持,到一九六零年还俗,再到如今,凡五十载,林得众对南华寺始终不离不弃,安心居住在寺内。
林得众慈眉善目,虽然已年届八十一岁高龄,身体依然竣朗。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一向很少接受媒体采访的他,向本社记者讲述了那段难忘的历史。
还了俗的主持
一九五八年,反右政治运动扩大到佛教寺庙,南华寺住持本焕和尚由于“历史问题”而被捕入狱,曾任云门寺当家的林得众被派到南华寺当住持,兼任南华寺事务管理委员会主任。一九六○年,林得众觉得“搞政治斗争当和尚没意思”,于是就还俗了。尽管已经还了俗,林得众一直主持南华寺日常工作至一九八二年。
林得众说:“那时候,住持不好当,寺里还有一百多个和尚。事态变化太快,阶级斗争、各种运动接踵而来。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红卫兵贴大字报,寺内不准搞宗教活动,不准叫和尚名,不能穿和尚衣,不准吃斋,不能拜佛,要彻底砸碎封建老巢南华寺。”
由于当时不准和尚搞宗教活动,不准化缘,寺里的外来收入没有了,林得众就带领寺里的僧人搞生产。“那时,寺里有七十多亩地的,我们搞生产,种水稻,种菜,种水果,还养猪。”林得众想着“那时要保护寺庙,最重要的就是要搞好生产,生产搞好了,人心才能安定。”
力保六祖真身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林得众回忆说:“当年八月,数百名红卫兵气势汹汹地闯入南华寺“破四旧”,当时我是广东省、韶关市政协委员,红卫兵头头来问我如何破四旧?我回答,什么是文物,什么是四旧,必须要由国家、省文物局鉴定之后才能知道。”当时的情势让林得众很担心。
于是,红卫兵打电话给省文物局,电话无人接听。后来,红卫兵又把电话打到中央文革小组,得到的答复是:南华寺是国家重点文物,要保护。
接到上级指示后,韶关地委领导派人组织红卫兵在南华寺开会,研究如何破四旧,如何保护文物。作为南华寺负责人,林得众也得以参会。当时确定的原则是“应保的要保、应移的要移,应打的要打”。
“当时我是政协委员,他们尊重我的意见。我对他们说,南华寺历史悠久,国际影响很大,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将来还要保护、利用它。”林得众若有所思道,“当时我考虑,一点不动不打也是不可能的,他们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后来,经过几天研究,他们打掉了一些牌匾、小菩萨像和哼哈二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