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开幕 宋元善本超六成

分享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开幕 宋元善本超六成

2024年09月09日 21: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视频:联合8家图书馆、博物馆 75件册珍贵典籍亮相国家图书馆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9月9日电 (记者 应妮)有“典”字的甲骨、汉灵帝时期的“熹平石经”残石、《资治通鉴》现存最早的宋刻本、《红楼梦》最早的刻本……“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9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宋元善本超过六成,堪称古籍类展览的一场盛宴。

9月9日,“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图为展览现场。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摄

  展览共展出珍贵展品54种75册件,重点展品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宋淳熙七年(1180)池阳郡斋刻本《山海经》、“熹平石经”《尚书·尧典》残石、宋绍兴二年至三年(1132-1133)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本《资治通鉴》、宋刻本《陶靖节先生诗》,山东博物馆藏“工典”卜骨等。

  其中,“工典”卜骨卜辞中的“典”字为册形在上,双手形在下,会双手捧读典册之意;卜辞中的“工典”是殷人祭祀中贡献大册的仪式。

9月9日,“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图为现场展出的“工典”卜骨,左下角的“典”字为册形在上,双手形在下,会双手捧读典册之意。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摄

  《资治通鉴》成书不久便开板刊刻,但北宋刻本今已不存。此次展出的南宋刻本为《资治通鉴》现存最早的宋刻本,且为存世全者唯一一部,价值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汉灵帝熹平年间,召令蔡邕等人正订五经文字,书丹于碑,并镌刻立于洛阳太学前,史称“熹平石经”。展出中的这块残石对应后世通行孔传古文《尚书·尧典》,据学者研究,孔传古文《舜典》乃割分《尧典》增补而成。

  现场展出的程甲本“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是《红楼梦》最早的刻本,首次将曹雪芹的前80回和高鹗的后40回合并为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多种形式的多媒体互动之外,展厅内还设置了毫米波雷达人在传感系统,探知人体存在则开启照明,这就大大降低了对光敏感的文物曝光时间,延长了纸质文物安全陈列周期。

  展览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辽宁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山东博物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甘肃简牍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协办,将于9月10日向公众开放。(完)

【编辑:李骏】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