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疫情期间海外网络文学作家增3倍 Z世代成“洋写手”主力

疫情期间海外网络文学作家增3倍 Z世代成“洋写手”主力

2022年04月04日 05:0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疫情期间海外网络文学作家增3倍

  “Z世代”成“洋写手”主力(华音环洋)

  “看网文”“写网文”已成为不少海外青年的重要文娱生活方式。日前,阅文集团最新发布的海外网络文学作家相关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其海外平台起点国际的网络文学作家数量增长超3倍,平台海外作家中,“00后”及“95后”占比超过八成。海外网络文学作家队伍呈现怎样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近日,记者采访业内人士和专家,对此进行分析和解读。

  海外作家创作热情高涨

  数据显示,近一年来,海外网络文学作家队伍不断壮大,作家的职业背景、所属专业也呈现更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据不完全统计,起点国际已上线1700部中国网文翻译作品,培育近19万名海外创作者,上线海外原创作品超28万部,累计用户近1亿。

  在作家特征方面,除了文学、历史、美术等常见的文科专业之外,拥有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应用数学、经济学等理科背景的海外作家变得越来越多;职业背景方面,许多教师、计算机工程师、全职妈妈、银行职员等非写作相关专业的人,也开始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核心力量。在地域分布上,东南亚网络文学作家整体占比高达36.2%,排名第一,北美地区也凭借超过30%的占比排名第二,东南亚和北美已经成为“盛产”网络文学作家的重要地区。

  海外网络文学作家创作热情高涨,作家年龄结构也呈现出更加鲜明的特点——“Z世代”正在成为创作主力。据阅文集团总裁、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侯晓楠介绍,目前,“00后”已成为阅文旗下海外网络文学作家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占比高达56%;“95后”则紧随其后,占比为25%。不仅如此,头部作家中的“00后”和“95后”占比也已达到八成,成为行业精品内容的创作核心。

  专家分析,这些海外原创作品题材多元、内容丰富,大部分作品的世界观架构深受早期翻译的中国网络文学的影响,蕴含中国网络文学中常见的奋斗拼搏、尊师重道、兄友弟恭等主题。最常见的有模仿中国仙侠和武侠作品,在小说中运用熊猫、高铁、华为手机等中国元素,运用“系统流”“无限流”等在中国网络文学中常见的写作方法等。

  写作带来精神物质“双丰收”

  近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海外网络文学作家的数量增长超3倍。来自尼泊尔、24岁的网络文学作家“打鼾熊猫”阅读东方玄幻小说已经有7年之久,直到现在仍然很喜欢这类题材。之所以决定动笔写自己的小说,是因为他觉得写书是疫情期间对抗无聊的完美解决方案。

  “疫情期间,人们太无聊了,他们想做点什么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写作是很好的消遣方式,可惜很难写完一本书以传统的方式出版,所以新手作家就开始寻找其他的发表途径。他们找到了线上出版这个形式,然后很快就成为了一名网络作家。”“打鼾熊猫”说。

  创作网络文学给作家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为支持海外原创网络文学发展,起点国际早在2019年就启动了全球年度有奖征文,目前已有超过8万名海外作家参赛。许多文学爱好者借助起点国际实现了自己的写作梦想,还有人通过写作获得收入,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甚至是人生。

  自从两年前在起点国际上阅读了大量小说之后,来自美国的阿杜(Adui)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此后,写作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阿杜说:“从第一部小说起,我一直很享受写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它不仅仅用来打发时间,还帮助我实现了很多梦想,毕竟我之前从未经济自由过,更别提成家立业,甚至还能投资其他项目了。”

  帮助更多人实现创作梦想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丛治辰认为,近来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亮点频现,大量海外网络作家涌现,真正让海外受众接受,并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

  “尽管网络文学以想象力著称,将诸多文化元素都作了变形处理,但是其底色仍然是‘中国’的。不少西方的网络文学作家和普通读者都提到,疫情期间,网络文学安慰了他们,这是文学最根本的功能之一。就此而言,网络文学出海的意义甚至要在文学之于人类的价值这一层面去加以考量。”丛治辰说。

  侯晓楠表示,希望通过各类奖项和征文品牌活动,不断发掘和培养海外潜力作者,通过资金和流量扶持,为海外优秀原创网络文学IP提供多种孵化载体。他说:“我们想要创建网络文学写作的人才社区,建立作者生态,征集更多优质作品,为作者提供专业的网络文学创作辅导,为作品提供更广泛的读者和更长期的生命链,帮助更多作家实现创作梦想。”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秘书长熊秉真看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的一种现象。“我很高兴看到中国的网络文学平台在不断探索新空间,并通过举办征文大赛、培育青年人才等举措,惠及全球的读者与作家。相信网络文学在未来会创造出更多可能。”

  记者:康 岩

【编辑:田博群】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