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 | 王中江:《道德经》向世界传递了哪些东方智慧?
(东西问)王中江:《道德经》向世界传递了哪些东方智慧?
中新社郑州2月19日电 题:王中江:《道德经》向世界传递了哪些东方智慧?
中新社记者 刘鹏
老子的《道德经》在东西方享有高美誉度,也是被译介最多的中国典籍之一。这部经典缘何有此影响?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州大学哲学学院院长、老子学研究会会长王中江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就《道德经》的深度魅力、全球影响及如何进一步弘扬老子思想的东方智慧等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道德经》因何成为世界经典?
王中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道家学派创始人。他的传世名作《道德经》虽短短五千言,内容却涵天覆地,挖掘了宇宙形成、万物本源、国家治理、生态保护等一系列重大哲学、经济和政治问题,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之经典语录,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之一。
迄今对老子著书的最早记载,是司马迁《老子列传》中说的“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如此小篇幅的《道德经》,在中国历史上注释、注解之多是少有的,如今它又是世界上被翻译语言最多的经典之一,称得上是“众经之首”。这部经典如此备受世界关注,根于其哲学智慧的深度和高度。
其一,《道德经》拥有玄之又玄、极高明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如“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之”“道法自然”等。
其二,它拥有独特的、超常的复杂性思维、言说方式,如“正言若反”“大智若愚”“柔弱胜刚强”等。
其三,它拥有高明的政治哲学和政治原理,如“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清静为天下正”等。
其四,它拥有深度的伦理学、价值观和修炼术,如“上德不德”“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其五,它还拥有深刻的文明反思、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如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大道废,有仁义”“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从个人修养、立身处世到治国良策,从平民百姓到学者、君王,《道德经》内在的哲理、智慧、思维和价值观等,在世界哲学和思想中既独特又深刻,其书是人类的伟大经典之一,其义理是人类的伟大思想之一。
中新社记者:老子的军事思想为何有人道主义特点?
王中江:历史上有人视《道德经》为“兵书”,有些夸大其词。不过,《道德经》少量章节确实谈到兵事和用兵方法。
原则上,老子是一位和平主义者、反战主义者。如他说“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又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如果非正义战争降临,该如何应对?对此,老子主张自卫。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老子论述了用兵是“不得已而用之”,亦论述了取胜之道“以奇用兵”“善有果”,但也不能扩大战争,不能穷兵黩武,要“恬淡为上”,要“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老子认为,战争不是一件幸事,伴随着胜利还有恶果,如“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伴随着胜利还有痛苦,是“胜而不美”,如“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要“以丧礼处之”,表达了强烈的人道主义。
中新社记者:老子如何看大国与小国的关系?
王中江:从春秋时期开始,西周天下解体和瓦解,诸侯兴起。如何重建一个新的天下体系,重建新的秩序,老子提出了重要原则,即主张大国与小国之间要和平相处。
如《道德经》说“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这种原则,整体上是老子“柔弱主义”和“谦卑主义”哲学在国与国关系领域的运用。
一般来说,大国处于强势,小国处于弱势,特别是处于大国之间的小国,其处境和生存非常难。老子主张大国要甘居下流,先尊重爱护小国,而小国也要好好对待大国,更要谦卑。
以现代国际秩序来说,老子就是反对强权主义、霸权主义。但世界上也有小国自不量力,以大国为敌,这种轻率之举,老子当然也会反对。
中新社记者:当今世界,如何弘扬老子思想及《道德经》的东方智慧?
王中江:任何思想、哲理、智慧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老子思想诞生于春秋晚期,是西周文明向东周转变的产物,但也具有世界文化的普遍意义。
老子的哲学同儒家等学派不同,同希腊哲学也不同,它具有明显的独特性。但老子的智慧又具有普遍价值,属于柔和主义哲学、是包容主义哲学,代表了人类的“月神精神”。
老子所倡导的“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上善若水”等理念,小到个人修养,大到人类文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人类荣辱与共、命运相连,老子的理念极具全球价值。
同时,基于对老子文化的准确理解、解释和阐发,以及对当代社会问题、缺陷等准确诊断和反思,可通过不同方式传播老子的智慧、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运用老子文化帮助人们去化解问题、克服弊病。
其次,对老子文化的传播要分为不同层次,面对不同的对象和需求,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的“精神产品”。
再次,为将老子的智慧和哲学更广泛传播,要创作出更好的有关老子文化的影像作品,如纪录片和电影等。(完)
受访者简介:
王中江,河南大学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特聘兼职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州大学哲学学院院长,中华孔子学会会长、老子学研究会会长。新近出版有《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道家学说的观念史研究》《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念的谱系探微》等;主编有“中国哲学前沿丛书”、“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新知论丛”、《新哲学》、《中国儒学》(合作)、《老子学集刊》等。
相关新闻:
文化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2日 09:45:58
- 2024年12月22日 09:29:37
- 2024年12月22日 08:35:14
- 2024年12月21日 20:42:42
- 2024年12月21日 18:51:05
- 2024年12月20日 11:33:57
- 2024年12月19日 11:09:13
- 2024年12月19日 10:56:58
- 2024年12月19日 09:32:12
- 2024年12月19日 09: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