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月 沿黄9市同台讲述非遗文化
中新网济南1月25日电(李明芮)2022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山东省黄河流域非遗展演展示活动1月25日在山东济南启动。济南、济宁等9个山东沿黄城市在线上同台展演非遗项目,采用情景式串联方式,讲述非遗文化。
当天,高亢激昂的鼓吹乐《欢天喜地过大年》、传递新春祝福的山东快书《吉利话儿》、扣人心弦的杂技《抖空竹》、歌舞快闪《黄河入海流》等节目线上依次开演。同时,传统插花、中国结编织技艺、木版年画、济南剪纸等非遗项目传承人也通过展演活动与观众互动,营造新年欢乐气氛。
“过了腊八是小年,人人的脸上笑开颜;今天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咱们过个非遗年……”来自山东省文化馆的表演嘉宾董彦彬以山东快书的形式呈现山东黄河沿线地区过年习俗。青年演员陈天航则带来山东筝《汉宫秋月》和《鸿雁夜啼》表演。山东筝曲富有刚劲、音韵浓郁的艺术特点,恰似山东人淳朴憨厚、热情爽朗的性格。陈天航说,“《汉宫秋月》《鸿雁夜啼》是山东筝经典曲目,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山东筝曲的魅力”。
当天,剪纸手工艺人杨迎春展示了《迎春纳福虎虎生威》剪纸作品。据她介绍,该作品是为了迎接北京冬奥会而创作,十二幅剪纸分别对应速度滑冰、高山滑雪、冰壶等12个冬奥会比赛项目。“我用拟人的手法把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老虎化作运动员参与比赛项目,祝愿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
此外,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的重要部分,“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颇受关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在专题讲座中介绍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是中国独创的一套历法纪时体系。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二十四节气在中国民众生产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仅仅将其当作一种时间制度,更应视为一种民俗系统,并使其充分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之中。”
据了解,此次展演展示活动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2022年是山东省第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时间从2022年1月25日持续至3月4日。(完)
文化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05日 10:20:41
- 2024年12月05日 10:16:33
- 2024年12月04日 09:22:55
- 2024年12月04日 09:11:30
- 2024年12月04日 08:51:20
- 2024年12月03日 14:40:12
- 2024年12月03日 13:00:36
- 2024年12月03日 10:35:30
- 2024年12月03日 10:20:31
- 2024年12月03日 1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