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方锦龙:“国乐也能抓住年轻人的心”

方锦龙:“国乐也能抓住年轻人的心”

2020年04月15日 14:43 来源:南方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B站“吸粉”近60万的“60后”方锦龙:

  “国乐也能抓住年轻人的心”

  2020年伊始,方锦龙成功将国乐带“出圈”。

  在视频网站Bilibili(下称“B站”)的跨年晚会上,方锦龙如变魔术般,切换多种传统民族乐器和外国乐器,甚至用手指弹自己的脸。11分钟的节目“全程高能”,网友们留言“跪着看完”“老爷子太厉害了”……这场节目让不少年轻人第一次认识五弦琵琶、印度西塔琴、日本尺八、意大利锯琴等乐器,才发现“原来乐器还能这么好玩”。

  疫情期间,他与作为音乐人的儿子方颂评合作完成了一曲《照亮》,融合琵琶、楚箎、古琴、簧、箫、印巴风琴、日本的尺八、意大利的锯琴、古希腊的莱拉琴等多国乐器,谱写了全世界共同战疫的音乐图卷,“每样乐器代表一个角色,象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于皖南,扎根岭南。“60后”方锦龙身上既有皖南汉子的幽默爽直,又有岭南人的开放心态。他用自己的“方”式“方”言,传播国乐文化。在广东音乐曲艺团的排练现场,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方锦龙。他说,传统音乐不应该曲高和寡,找到轻松的表现方法,国乐也能抓住现代年轻人的心。

  ●南方日报记者 徐子茗

  ◆“加”弦◆

  琵琶代表了四个语系

  方锦龙生于安徽省安庆市的一个音乐家庭。因父亲是黄梅戏乐师的缘故,从小接触很多乐器,6岁始习琴,到小学毕业已能演奏柳琴、京胡、板鼓等十几种乐器。

  不少人都是通过方锦龙炫技般的琵琶演奏认识他。他用传统的轮、拂、扫、挑等手法,并借鉴其他乐器的多种技巧施于琵琶演奏,使琵琶既能大江东去、又能浅吟低诉。

  南方日报:您手中的琵琶仿佛是多种乐器的结合,您怎么打开琵琶演奏的边界?

  方锦龙:学固然重要,但是开悟更重要。琵琶本就是“一带一路”文化融合的产物。我在研究琵琶的过程中发现,琵琶从两河流域传入中国,“祖宗”是乌德琴,差不多5000年的历史。后传入欧洲,叫鲁特琴,到了西班牙,又变成吉他。它有很多世界“亲戚”。

  有一年我去科威特采风,休息时一个人走到广袤的沙漠,琵琶两个字一直在眼前转,突然就对琵琶有了新的领悟。“琵琶”是四个“王”的乐器,“琵琶”二字上面的四个“王”,代表了四个不同的语系和乐器。

  南方日报:为什么在已有四弦琵琶的情况下还要恢复五弦琵琶?

  方锦龙:上世纪80年代,我有一次去日本演出,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代五弦琵琶,那是唯一一把保存至今的中国古代五弦琵琶。当时极为震撼。

  为什么古人有五弦琵琶现在没有呢?五弦琵琶并不是仅仅加根弦这么简单,还需要重新设计琴身,研究音程关系、定弦法。当时走了好多地方,找了好多人,到处拜访文史家、制琴老师傅,经过无数次的拒绝和失败,才终于做出第一把符合当今审美和演奏的当代五弦琵琶。

  改良后的五弦琵琶音域更宽、音色更丰富,多了一个四度,像多了一个低音喇叭,立体了。像传统琵琶古曲《十面埋伏》中列营一段,用五弦琵琶加上低音后,场面更壮观了,擂鼓和号角也更有声势。

  南方日报:从艺42年您扎根国乐演奏,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您总结了怎样的经验?

  方锦龙:一个好的演奏家,只懂“一曲一器”不行。尤其作为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家,必须触类旁通。以弹拨类乐器为例,我想出四个字“横、竖、直、斜”来概括,横着是琴、筝,竖着是箜篌、竖琴,斜着是吉他、三弦,直着是琵琶,吹管类乐器亦是如此,横笛、竖箫、斜龠、直唢呐,慢慢就能纵横捭阖、游刃有余。

  ◆“综”艺◆

  国风国潮要能纵横捭阖

  满头白发,一袭唐装,方锦龙每次亮相都很有“范”。这位被网友们称为“武器大师”的国乐演奏家,能演奏的乐器上百种。每件静置的民族乐器,一经他手,就变得“燃”起来。

  从艺42年扎根国乐,用方锦龙的话说,别人那些年都在开花,他在默默“生长”。40多年来,他收藏了几百种上千件乐器——从中国古代的龠、篪、簧、箫、奚琴,到其他民族的乐器如乌德、西塔尔、沙兹、雨树、海浪鼓。因为方锦龙,许多被人遗忘、蒙尘已久的民族乐器重新“活”了起来。

  南方日报:许多人好奇,您为什么收藏了那么多乐器?

  方锦龙:最开始不是收藏,只是爱好,没见过的乐器都想去把玩把玩,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没想到40年下来收了上千件。最初,因为经常出国演出,我一直思考中国文化的优势在哪里。通过了解一件件乐器背后的文化和故事,我发现老祖宗留下了太多的智慧,应该去发扬光大。

  比如这件骨龠,是粉丝送给我的。乍看像笛子,上有七孔,但又与笛子不同,吹奏难度极大。它与迄今考古发现的最早乐器贾湖骨笛同属。骨龠是繁体字龢(和)的半边,中国古人种植稻谷、生火烧饭,需要用到吹火筒,而“龠”就是吹火筒演变来的。直着吹,火会迷眼睛,所以把脸转过去,斜着吹。

  南方日报:学会演奏这些乐器是为了什么?

  方锦龙:一个好的国乐演奏家,必须要不断学习、融会贯通。根据年轻一代喜欢的国风国潮,我提出国乐要综艺化。这个综艺要能纵横捭阖,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综合艺术的体现。

  因为中国文化讲究通感,四艺“琴棋书画”,加上“诗酒茶花香”是九艺,古琴有琴曲《酒狂》,李白斗酒诗百篇,作为一个国乐人,懂的传统文化越多,综合能力也越强。

  重要的是通过民族乐器,能参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讲韵,西方讲律,中国乐韵每一个音是活的。西方音乐“律有术”,东方音乐“韵无穷”,这是东西方文化不同的特点。

  ◆“演”奏◆

  用脱口秀的方式让国乐有趣

  “演奏,有奏的成分,也要有演的成分。”广州荔湾区西华路的彩虹曲苑,疫情期间格外冷清,广东音乐曲艺团在这里排练。台下做指导的方锦龙时不时站起来示范,“琴声即心声,要想感动观众先要感动自己。”

  2019年12月,方锦龙进驻年轻人聚集的视频弹幕网站B站,半个月收获10万粉丝。跨年夜演出后,粉丝迅猛涨到近60万。年轻人称他 “琵琶精”“玩武器的老爷子”“武器大师”……他一一笑纳。在他看来,“有趣”对于国乐来说很重要。

  南方日报:您的现场演出时常会蹦出让人意外的表演桥段,为什么要做这些设计?

  方锦龙:现代人压力太大了,国乐必须好玩起来。音乐的“乐”,就是快乐的“乐”,音乐应该带来快乐。我想把曲高和寡,变成曲高和众。我经常把自己回归成一名普通观众,试着用观众尤其是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播国乐。尤其是今天,国乐不应该总是高高在上的。

  我现在推广国乐找到了一条路径,用“方言”去讲解国乐,既代表中国的地方文化,也代表我“脱口秀”的方式。

  南方日报:作为国乐演奏家,如何找到自己传播国乐的方式?

  方锦龙:《黄帝内经》讲了“百病生于气,止于音”。“樂”和乐是一个字,一不小心一快乐了,药都不用吃的。“樂”加个草字头,就是“藥”,所以音乐是可以有疗愈作用的。在我看来,古代的五音就是给五脏进行按摩的,宫商角徵羽,心肝脾肺肾,金木水火土,都是我们先祖的智慧。

  我希望做一名音乐的行者、国乐的传播者,在行走中游学,在游学中汲取世界文化,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

【编辑:房家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