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河北民间的七夕节:祭拜祈福皆情缘

2018年08月18日 09: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探访河北民间的七夕节:祭拜祈福皆情缘
图为河北内丘七夕祭祀祈福活动。 李洋 摄
图为河北内丘七夕祭祀祈福活动。 李洋 摄

  中新网邢台8月18日电 (张鹏翔 李洋)“又是一年七月七,牛郎织女鹊桥会。”对于河北内丘县东街村的崔芬老人来说,忙碌完今夜的祭祀,准备多日的七夕节才算画上句号。

  75岁的崔芬老人与伙伴们早在七月初一就开始集中制作七夕祭祀仪式上的专用礼器——“天棚、地棚”。据悉,2008年,“天棚、地棚”主要传承制作者李丑妮、张喜风,被批准为首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丘牛郎织女传说及祭祀仪式代表性传承人。

  河北内丘县是地处冀南腹地的千年古县,在当地传统节日文化中,尤以“七夕”文化独具特色。每逢七夕佳节,当地的民众都会举办盛大的牛郎织女祭祀祈福及众多民俗活动。

  17日,香客涌入内丘东街玉皇庙内,举办祭祀祈福仪式。据《内丘县志》记载:“内丘县城七月七庙会是为祭祀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设立的庙会。”

图为河北内丘七夕祭祀祈福活动。 李洋 摄
图为河北内丘七夕祭祀祈福活动。 李洋 摄

  在众多香客中,多为妇女,她们在祈求牛郎织女团聚的同时,也在祈求子孙后代婚姻美满,儿女双全。

  崔芬老人告诉记者,七月初七晚上必唱《天河配》这出戏,又称《牛郎织女》,等刹戏后,焚化所有祭品,称落庙,整个七夕祭祀祈福仪式也就结束了。

  赶庙会,拜天棚地棚,祭牛神,闺中乞巧,葡萄架下听私语……在内丘,一项项欢度七夕的活动丰富多彩。

图为河北内丘七夕祭祀祈福活动。 李洋 摄
图为河北内丘七夕祭祀祈福活动。 李洋 摄

  据当地宣传部门介绍,内丘民间乞巧活动有二种:一是初七上午少女们相邀在院中置一盆清水,放在阳光下爆晒,把绣花针放在水面上,借水面的张力漂针,凡能使针浮于水面者即为“巧女”。二是少女们把精心缝制、刺绣的枕套、绣鞋、袜垫等女红拿出来,互相进行比对。实际上也是闺中少女们展览、交流女红的机会。

  “河灯亮,河灯明,牛郎织女喜盈盈。”伴着民谣,内丘七夕节夜晚放河灯的习俗拉开序幕,民众开始放河灯祈福。

  据内丘县文联主席秦凤英介绍,“七夕”是中国民俗中的重要节日。由于地域和习俗不同,全国各地欢度七夕的形式也各不相同。2006年,内丘牛郎织女传说及祭祀仪式被列入首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图为河北内丘境内建成的百余米长的“鹊桥”。 李洋 摄
图为河北内丘境内建成的百余米长的“鹊桥”。 李洋 摄

  河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路晧说,内丘传承的七夕节民俗事象极其丰富、文化内涵极其博大,已形成对当地群众有深远影响的七夕信仰和七夕文化。其古老的“天棚、地棚”制作及祭祀仪式,不仅参与人数众多、规模宏大,而且民俗事象独具特色,民间气息浓厚,原汁原味。(完)

【编辑:张楷欣】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