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 曾被胡适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
寻访燕园 北大校园里的文物古迹与历史
燕园 曾被胡适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
曾被胡适称为
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
主题:北大校园里的文物、古迹与历史
时间:2018年7月7日
地点:雜書舘·新书馆
嘉宾:何晋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主办方:孔夫子旧书网北京大学出版社
承办方:新书界
燕园中这些文物、古迹的兴衰存亡,或历时古今,或关涉华夷,时空往往有超越一所大学者。一方草木中的断碑,一座不起眼的小桥,睹之或令人驻足,闻之亦使人动容,它们都有自己的经历和背后的故事。
——何晋
1952年之前,北大校址分布在现在的沙滩一带。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北大从城内搬到现在海淀西郊原燕京大学所在地,和燕京大学合并,北大校园被称为“燕园”。
燕园曾被胡适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风景之外还多文物和古迹。追溯其背后的故事,一些绚烂的、可歌可泣、可叹可喜的历史,慢慢就会浮现出来,和中国近现代以来整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直接相关。
1952年之前北大在老校园的时候自不必说,我们都知道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北大因为在沙滩一带,可以非常方便地去天安门游行示威,深度参与中国近现代历史。1952年之后虽然搬到了比较偏僻的西边,但是仍然在这个校园里发生了许多和中国现代史密切相连的事件。比如“文革”的大字报就首先开始在北大、清华校内贴出来;改革开放,北大学生最早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在天安门国庆游行的时候打出了“小平你好”的横幅。
现在北大的校园,包括其中的文物、景观,我个人认为是“既有”和“新建”叠加的一个结果。所谓“既有”,就是北大现在的校园所在地,其实是清代好几个园林的废墟遗址组成的,比如畅春园,原来是康熙所住的地方,可以称之为皇家最早在西郊的别墅区;其他的几个园是一些比较有名的大臣比如和珅,以及几个亲王被赐的园邸。故往的园林,轮廓还在,一些遗存,也还有保留,比如校景亭、杭爱碑,以及畅春园恩慕寺和恩佑寺的山门。
所谓“新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1920年代燕京大学在这一片区域开始建新的校园,做了很多规划,建了很多建筑,这些建筑到了今天都成为重点文物保护的对象。二是1952年北大搬过来和燕大合并之后,北大又建设了不少建筑。在校园建设的同时,也购置、移入了一些文物,例如燕大时期从圆明园买了很多的文物过来,从民间也买了一些文物;北大搬过来之后,把原来北大在五四大街、在沙滩这一带的部分文物也移了过来。
北大校内最有名的三个景观——所谓“一塔湖图”,博雅塔、未名湖、北大图书馆,就是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典型。
未名湖是乾隆宠臣和珅留下的遗迹。北大北边紧挨着圆明园,乾隆经常在圆明园里听政,为了方便就把圆明园旁边的这块地方赐给了和珅,和珅住在旁边,可以经常去为他服务。和珅在这个地方大肆建设,挖了一个很大的湖,挖出的土堆在周边以及湖心岛。今天看到的未名湖,以及湖边最有名的那个石舫,还有慈济寺的山门,都是清代的遗迹。
博雅塔,高37米,未名湖周边最高的建筑。建于上世纪20年代,其实是燕大在这个地方建校时候所建的一座水塔。距今已近百年,是燕大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
北大图书馆,1975年建成,藏书量在全国居于第三,在校内算是标志性的建筑。
包括未名湖、博雅塔在内的燕园建筑群,以及北大图书馆,都已入选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博雅塔,要保存中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
我们都知道燕京大学是1919年由好几所教会大学合并而成。当时担任燕京大学的校长司徒雷登在海淀寻找校址的时候找到了这一带,买下地皮建设新校。
在这样一个校园里,为什么会建一座塔?塔本身是一个佛教色彩的建筑,但在中国经过上千年的演变,近现代以来已经成为一个中国文化的符号。建校者司徒雷登有一个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把中华文明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建一个完全纯粹化的代表中华文明特点的校园。塔在当时的设计师看来,是最代表中国元素的,所以在校园里除了建一些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之外,还想建一个塔,这是他在文化上的考虑。
司徒雷登说过这么一段话:“从一开始,我们就决定按中国的建筑形式建造校舍,所有建筑的外观都设计了优美的飞檐和华丽的彩色图案,而主体则采用钢筋水泥结构,并配以现代化的照明和水暖设施。这样校舍本身就象征着我们办学的目的——要保存中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
原来的燕大校园,是由美国设计师亨利·墨菲设计的。我们可以看到1921年墨菲的燕园设计图,最早在北边有一个塔;接下来的设计图,塔搬到了东方;最后1926年设计完成的燕园地图,塔没有在正中,到东南角了。墨菲的设计图不管怎么变化,都保留一个塔,这是他很难舍弃的一个中国因素。
大家现在看各种介绍北大的书,在介绍博雅塔的时候都会讲一个故事,说墨菲当初设计的时候,在西郊徘徊很多天,突然有一天他看到远处玉泉山上的塔,一下子产生了灵感,觉得应该在燕大的校园也建一个塔,两个塔一东一西遥遥相望。他认为校园内建的这个塔,必须要能在方圆很多英里之内,作为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在当时比较偏僻的海淀,这个塔可能确实也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
当初,博雅塔的建筑是有蓝本的,仿照通州的燃灯寺塔,那个塔今天还在,也是非常古老的一个塔,砖木结构,中间是实心的。而博雅塔完全采用当时最现代的技术,整个塔是钢筋水泥的,包括塔上面的斗拱、莲瓣。斗拱是装饰性的,不再起到建筑上的支撑作用。因为整个塔用钢筋水泥建造,建造得非常精良也非常耗钱,所以这个塔建到后来没钱了,后来一位燕大宗教学系的教授找到他的叔父博氏,捐了这一部分钱,这个塔最终才建造起来。这个塔的建筑质量非常好,整个采用钢筋水泥浇铸的结构,里面是空的,有旋转的楼梯,人可以上去。
未名湖,周边集中了燕园最精粹的文物、最好看的风景
再看这个湖。现在大家去北大,肯定首先奔着这个湖周边去看,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湖周边集中了燕园最精粹的文物、最好看的风景。
我们可以看到慈济寺的山门,慈济寺后面的殿早就没有了,只留下了一个山门;和珅留下来的石舫;西式平桥,这个桥其实也是文物,整个从圆明园搬过来的;燕大当年的男生宿舍楼,燕大在未名湖旁修建了“德、才、均、备、体、健、全”(合称“七斋”)等宿舍楼。
未名湖非常有魅力,非常漂亮,春夏秋冬四时不同。这个湖也有来历:这边最早是和珅的园子,周边原来有好多稻田。我上世纪80年代到北大读书的时候,北大周边还有不少稻田。海淀的稻子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非常有名,非常好吃,据说是进贡给宫廷用的。和珅把周围的稻田挖了一个特别大的湖,那个泥就堆成了湖心岛和周边的一些小山。
这样一个清代遗留下来的湖,当初墨菲在设计校园的时候差点把它给填了。墨菲最早的设计图上,现在未名湖的地方是一个方池子。因为他的设计非常讲究严谨的对称,要设计成像今天的游泳池一样的东西。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司徒雷登和当时另一个管校园基建的年轻化学系教授翟伯给阻止了。
这个翟伯,大家如果看其他的文献,有的书说他盗买了很多圆明园的文物,对他评价很低。其实所谓的盗买,就是把这个钱付给圆明园当时管文物的宦官以及一些官员,把一些破碎的文物买到了燕园来而已。因为当时圆明园被烧毁之后,里面的文物流散很厉害,其中大部分是周边的民众不断地去偷去搬,搬回去修猪圈或者垫在门下。燕大从圆明园买过来的东西倒是今天全在北大校园内,全都好好地保存到今天了。
当时包括翟伯,就非常反对把未名湖填了或者建成一个游泳池的形状,他认为保留清代旧址的原貌,充分尊重中国固有园林的传统遗留是最重要的。中国的园林,在建筑上当然也有对称的讲究,但在园林的建设上,在水域湖泊和周边协调的关系上,这种不规则显然也是重要的。最后经过他和司徒雷登的坚持,未名湖得以保持今天我们看到的漂亮的不规则形状。
最后再看北大图书馆。1975年建成的,现在叫旧馆。因为当时建成的后来在面积上不够用了,1998年李嘉诚捐资在东面又建了新馆。上面有大大的圆形拱顶天窗,顶上有唐代风格的鸱吻,总体来说建设得还是非常漂亮,在北大进驻之后的新建建筑当中应该算是比较有名的了。
最早燕大所在,恰好是清代园林比较集中的地方
最早燕京大学校园所在的这一带,恰好是清代园林比较集中的地方。
和珅的园子是淑春园。燕大校园最重要的既有文物之一未名湖石舫就在这里。和珅觉得颐和园里有一个石舫,所以他在他的园子里也要建一个,是一个模仿。后来这也成为他敢与皇帝相比拟的罪名,所以石舫不仅仅是一件文物,和整个清代的历史以及君臣关系都是相关的。
旁边是勺园,是明代米万钟遗留下来,燕园内历史最悠久的园林遗址。
再往西边是畅春园,是康熙在西郊居住的园子,是清朝皇帝在西边建立的第一个皇帝园林,康熙在这个地方一直住到离世。我们今天看到的畅春园不大,历史上畅春园其实包括很大一片地方。
再往西是承泽园;再下来是蔚秀园,蔚秀园是晚清亲王奕譞的园子,奕譞有一个号叫蔚秀园主人。他是咸丰的弟弟,光绪的父亲,溥仪的祖父,慈禧的妹夫。蔚秀园是咸丰八年咸丰皇帝亲自赐给他的,还亲手给他题名。蔚秀园里面,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文物不多了,有一块奕譞手书“紫琳浸月”的石头。
鸣鹤园被赐给嘉庆第五子惠亲王绵愉,他是道光的弟弟,奕譞的叔叔。我们今天看到的鸣鹤园基本是经过修整后的,旁边是新建的赛克勒博物馆。在这个园子里面,有一个亭子叫校景亭,它应当是现在北大校园内保留下来历史最久远的一处建筑了。当初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附近的这些园子也都遭了殃,包括鸣鹤园也都被焚毁了,只有这一个亭子留了下来。燕大在这个地方建校园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亭子了,他们把这个亭子重新进行了修缮,并且在亭子的上面画了12幅当时燕园内最有名的12个景点,包括有西校门、未名湖和博雅塔等等,所以这个亭子后来叫做校景亭。亭子的顶部画有36只仙鹤,与“鸣鹤园”关联上了。
有一个老外,中文名字叫舒衡哲,1947年生在罗马尼亚,现在是美国卫斯廉大学的教授。她是中美建交之后第一批来华的留学生,在北大中文系学习。她来了其实没呆多久,大概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来了之后她被北大的校园深深地迷住了。她本人是研究近现代历史的,研究近现代知识分子。今年北大120周年校庆也请她了,为北大校庆而出版的“新中国留华校友口述实录丛书”当中有她的一本书,她在这本书中说“我有幸把北大作为自己的母校”,这个教授很奇怪,她到哪儿都说北大是她的母校,她说“我感到自己到北大是回家的感觉”,可见她对北大校园的感情。
她专门写了一本书,题目就叫《鸣鹤园》,在这里面她提到来北大之后,和很多教授都有来往,当时的乐黛云、季羡林,包括历史系的周一良、张寄谦、张芝联、张柱洪等。
除了鸣鹤园,朗润园也非常有名。它是恭亲王奕訢的次园,他跟奕譞都是咸丰的弟弟。北京市内大家知道有一个恭王府,那是他城内的住宅,在西郊这个朗润园也是他的赐园。这个园子今天其实外形基本上还保留了当初的样子,比如中间有一个岛,周边是一圈湖。
接下来还有镜春园等,其实也都是当时的赐园。
校中很多文物如石狮和华表,都买自圆明园
燕大选择此地作为自己的校园之后,首先建了北大的西门。西门原来设计得较小,后来一看里面的建筑都很宏大,这个西门也就建得比较大了,是模仿颐和园东宫门而建的王府式大门。两边有两个狮子,很多人说这两个狮子是从民间买来的,但我查资料,有知情人透露,这两个狮子还是圆明园的,只不过被偷走了,流落民间。卖的时候大概不好说是圆明园的,只说祖传下来的,多少多少银元卖给燕大。
从西门进来,有校友桥,这也是燕大时期所建。再往下大家都知道,有两根著名的华表,也是从圆明园买过来的,今天立在北大校内。其实当初燕大运来了三根(共四根,三根在燕大,还有一根在天安门那边),因为建北京图书馆,也想门前放两根,所以燕大这根就运过去了。剩下现在留在校内的两根,据说还不太配对,粗细不太一样。最早,燕大时期的华表周边没有任何东西。现在里面有一个石栏杆,外面加了铁栏杆,双重栏杆,这个挺难看的说实话。
除了西门校友桥,燕大建校的时候建了很多的建筑。最重要的有办公楼,两边是外文楼、华学北楼。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传统的一个品字形样式,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三合院。两边的外文楼、华学北楼是庑殿式的,所谓的庑殿式就是五脊四坡,这种是中国建筑样式当中级别最高的。次一级别的是歇山式,中间最重要的办公楼反而采用了歇山式。
有人认为墨非当初设计的时候,对中国建筑的样式他不是很懂,他把这两侧的楼设计成级别最高的庑殿顶。相反中央这个楼他做成了这种样式。但我个人的猜测,大概他看到歇山式的时候,可能认为这种是级别最高的,因为这个看起来特别繁复特别高级。
我们知道未名湖,包括燕大留下来的最有名的这些老建筑,现在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是我们所谓的“国保”。这边民主楼,还有燕大原来的图书馆,这些都是燕大时期最重要的建筑。上世纪二十年代建好到今天差不多快一百年历史了,这些楼造价非常高,建筑质量非常好。我们当初入校的时候,北京我们都知道处于地震带上,高年级的同学就告诉我们,如果发生地震了大家一定要往办公楼跑,这个楼永远不会倒,你在里面躲着就行。
“德、才、均、备”四斋、北大静园四院,是燕大时的男女生宿舍
我们说的“德、才、均、备”四斋,是燕大时的男生宿舍。据说建这几栋宿舍楼花费的银元,已经超过了当初买整个燕园这一片地的银元数,全部都用最好的钢筋水泥建造。
这是我们今天最后看到的备斋,中国过去传统的建筑,都是利用斗拱、柱子作为支撑。我们传统的建筑都是“墙倒屋不塌”,就是因为它有支撑的结构。燕大在建设的时候,完全采用的是钢筋水泥的新式建筑技术。这些斗拱和柱子其实已经开始作为一种装饰性的东西了。这个后来也被一些人批评,觉得墨非不懂中国建筑。我想在我们现代已经有新的建筑技术的条件下,这些东西只是外表上和中国古代的建筑相似也是可以理解的,它可以不用再起到过去建筑上的作用。
女生宿舍最有名的,大家知道就是北大静园六院。过去仅有四个院,这是当初燕大为女生宿舍所建的,这一片也是我们今天重点保护对象。过去历史系在二院,所以我在这个地方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我非常清楚这里面的建筑质量。这个院里没有一间晒不到太阳的屋子,设计得特别合理。
院中两边是宿舍楼,中间是她们吃饭和娱乐的地方。这些院落都是封闭的,所以大家看到前面有门,因为女生宿舍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平常男生都不能随便进去,所以是封闭式的品字形。而刚才我们看到未名湖边的男生宿舍,是开放性的,没有墙,可以随便进,体量也比较大。
当初燕京大学是两部分组成,一个男校,一个女校。刚开始他们上课都不在一起,都有分开,体育馆也不在一起。上体育课男生在未名湖的一体,女生在静园这边的二体。燕大是比较早的男女同校的大学。
整理/雨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