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凭这5点 宁夏引黄古灌区获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17年10月12日 13:26 来源:银川晚报 参与互动 

  为啥成功凭的是这5点

  宁夏引黄古灌区,一个古代水利工程,为啥能荣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称号?凭的就是以下5点。

唐徕渠两侧景色优美。记者海坤摄(2017年9月13日)

  一、条件优越

  宁夏引黄古灌区位于黄河上游前套,灌区南北长约320公里,东西最宽约40公里,面积约6600平方公里。灌区以青铜峡为界,以上为卫宁平原,以下为银川平原,黄河纵贯宁夏约397公里,河面稍低于地面,在黄河上直接开口即可引水灌溉,引黄条件得天独厚。

  唐肃宗见此,发出“灵武,我之关中”之赞叹;《明太宗实录》可见“天下屯田积谷,宁夏最多”的记载;清康熙途经宁夏时,更是感慨“汤汤南北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

  二、历史悠久

  宁夏引黄灌溉历史悠久,自秦汉移民开发以来,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遂成为我国四大古灌区之一,可以说宁夏2000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流淌的水利开发建设史。

  三、技术精湛

  汉代的“激河浚渠”,北魏的灌溉制度,西夏的卷埽技术,元代的木闸、滚水坝控水,明代的石闸布设,清代的飞马报汛、埋设准底石、闸坝砌筑、“封”“俵”轮灌等技术及经验领先于其时代。

  四、文化璀璨

  蒙恬、虞诩、郭子仪、郭守敬……在宁夏引黄古渠系开发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众多彪炳史册的治水人物,他们的治水业绩为世代称颂。

  留有《送卢潘尚书之灵武》《横城堡渡黄河》等水利诗文200余首,《汉唐二坝记》《修唐徕渠碑记》等水利碑记30余篇,加之现遗存的水利文物、器具、实物500多件,不断滋润着宁夏引黄古灌区的历史。

  五、古渠千秋流韵

  宁夏平原自秦代蒙恬开疆、军民屯垦以来,汉代已有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等古渠的雏形,南北朝有艾山渠和薄骨律渠,唐代有御史、尚书、特进等渠,宋夏时期新开昊王、李王渠,元代新开蜘蛛等渠,明代新开羚羊、柳青、新生等渠,清代新开大清、惠农、昌润、天水等渠,民国新开湛恩、云亭、扶农等渠。(记者 范晓儒)

【编辑:叶攀】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