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红旗颂》何以感人至深50年

2015年05月09日 15:33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

  1965年2月的一次上海音乐家协会党组会议上,与会的贺绿汀、丁善德、孟波、黄贻钧、瞿维和吕其明等人,共同决定由年纪最轻且有一定创作经验的吕其明,赶写一首标题为《红旗颂》的管弦乐作品。虽然时间紧、任务重,对新中国充满感情的吕其明毅然接受了这一艰巨的任务。在构思和创作的过程中,被捕入狱英勇就义的父亲、慷慨赴死前赴后继的先烈、开国大典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如同电影画面般浮现在他的脑海中。短短一周时间,几乎足不出户的他奋笔疾书完成了作品的初稿。

  定稿之后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采用了主题贯穿发展的奏鸣曲式结构。乐曲前奏部分的小号动机显然来自《义勇军进行曲》,将听众带回到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升旗仪式那令人激动的时刻;呈示部的第一主题也可被称为“红旗主题”,这是一个典型的颂歌主题,具有跌宕起伏、舒展豪迈的气概,仿佛是人们仰望红旗冉冉升起之时,内心涌动的激动与澎湃;双簧管与大提琴先后奏出的第二主题深情委婉,如歌的旋律似潺潺流水般滋润着听众的心田,又像是作者在表达对已故至亲的无尽思念;展开部虽然来自“红旗主题”,但在节奏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为一首机智果敢的进行曲,仿佛能够看到在红旗的引领下,革命者们奋勇前行时沉着刚毅的脸庞;再现部虽然只出现了“红旗主题”,但国歌动机的加入不仅使音乐风格保持统一,也高度概括了整部作品的颂歌主题。

  半个世纪一晃而过。

  4月28日,在上海大剧院华丽的舞台上,第32届“上海之春”如约而至,上海爱乐乐团在青年指挥家张亮的率领下,再次奏响了吕其明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和交响诗《铁道游击队》,坐在台下聆听表演的作曲家,已是八五高龄的耄耋老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他的这首序曲不仅成为全中国上演率最高、播放次数最多的管弦乐作品之一,催生这一经典作品的“上海之春”音乐节,也在“力推新人新作,繁荣本土原创”的宗旨下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体现新中国音乐发展历史脉络的上海城市名片和著名音乐品牌。  □ 金桥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