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返乡笔记爆红只是社会乡愁回光返照

2015年02月27日 15:08 来源:三峡晚报  参与互动()

  三峡晚报讯 ■郭文婧

  春节期间,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在社交媒体疯传。在这篇笔记中,他描述了自己返乡的见闻:交通没有以前那么拥挤,但家乡人与人之间联系渐渐疏远,而农村里年轻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质的压迫,知识的无力感也十分强烈。许多网友都用“感同身受”四字评价,但也有不少人提出批评和质疑。(2月25日《北京晨报》)

  著名法国哲学家彭塔力斯有个著名概念叫“社会乡愁”,它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思乡”,认为乡愁“是生活的一种隐喻”,“是对现实转过身去,对正在死亡的现实转过身去”。乡愁的本质不仅是对已逝的时光的怀念,而是对身在的那种现实的感伤。当我们有乡愁的时候,表达的正是一种存在感、现实感。社会剧烈转型中,人们的“乡愁感”之所以格外强烈,就是因为转型前的一代人生活在当下,却容易对时代和空间滋生一种陌生感,一种异乡感。

  博士的返乡笔记爆红,有人“感同身受”,有人批评质疑,呈现的正是社会剧烈转型中两种不同的存在感、现实感。回家旅途中“乱糟糟”的绿皮火车,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的拜年,基于乡土的朴素婚姻,这些是传统身份社会司空见惯的,也正是基于身份形成了一个个社会共同体,对在转型前出生成长起来的人来说,既是对已逝时光的怀念,更是对现实原子化的感伤。

  但著名的英国法学家梅因,有一句名言,现代化的本质就是“从身份到契约”,再“从契约到身份”回归,也就是如今的陌生人社会。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的新一代人,不像前一代人,他们经历的正是“从契约到身份”。前一代人是基于传统身份的“走亲戚”,新一代人是基于契约基础上的“混圈子”。虽然都强调“身份”,都强调“关系”,但“身份”和“关系”的意义却全然不同。因此,有人“感同身受”,有人“批评质疑”,也就很正常了。

  至于“知识的无力感”,我们得感谢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的进步,因为正是它们加速了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弥补了社会鸿沟。过去,由于知识只被少数人掌握,所以才有 “知识就是力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当如今基本生活生存知识人人都具备之后,竞争的已经不再是知识本身,而是创新能力。循着老路径的转型中人,暮然回首,发现知识本身的独特竞争力已经不再,也就难免生出“知识无力”的“社会乡愁”。当知识独占优势几乎丧尽的时候,自然也就不再有“知识无力”、“读书无用”的感叹了,因为无论你怎么感叹,求学依然是人生正道,否则只会更加无力。

  正在怀念的人,为“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的忧虑,是正常的;正在埋头按照既定路线奔波的人发出“无力感”的悲哀,也是正常的。但正是这样的“社会乡愁”,见证了我们的社会向着现代化的目标一路奔驰。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