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黄鹤楼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商业楼宇

2015年02月27日 14:05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

  历史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出来的,我们眼前能搞的只是商业。

  肖伊绯

  职业作家,独立学者,已出版《在高卢的秋天穿行》、《民国达人录》等十余部作品。

  黄鹤楼极有可能就是中国最早的商业楼宇,是传统酒业与演艺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大致唐代以前出版的一本书叫《报应录》,记载了这则营销案例,大意是说,以前有一位辛先生,平日以卖酒为业。有一天,这里来了看起来很贫穷的客人,辛先生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如此半年,辛先生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先生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黄色的鹤在墙上,接着以手打节拍,一边唱着歌(懂演艺和现场氛围,基本上算是中国最早的酒店演艺中心主持人),墙上的黄鹤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还穿插魔术表演,比央视春晚至少早1500年),酒店里其他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如此经过了十年,辛先生因而累积了很多财富。

  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先生上前致谢说,我愿意照您的意愿供养您,客人笑着回答说: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一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白云飞上天去了。

  辛先生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来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绝对的事件营销,有可能是旅游地产向商业地产融合的最早案例)。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为了纪念道士和黄鹤改称“黄鹤楼”(人们更愿意记住神话和神话的制造者——开发商,却容易遗忘神话背后的投资商)。

  至于崔颢、李白的题诗,的确是从文化营销的角度上,给黄鹤楼披上了一层厚重的艺术色彩,这也就是先前那位领导为什么会认为黄鹤楼就是只搞艺术,不搞商业的原因所在。其实,黄鹤楼一直搞商业,不但自己搞,还以点带面,形成了自己的商业圈,有一套自己的商业模式。这个商业圈就是在武汉响当当的“汉正街”。如果说黄鹤楼是武汉招商引资的桥头堡,那么“汉正街”就是黄鹤楼这一商业品牌的楼宇商圈。

  1884年,一场大火把黄鹤楼烧得精光,只剩下一个铜顶。但黄鹤楼这幢建筑实体在与不在,烧与不烧,其商业价值与品牌价值都还在那里。因为它的商业桥头堡作用,在形成商业圈,构建商业模式,商业品牌效应固化之后,其建筑本身、物业实体本身的商业价值已经被缓释到周边商圈。事实证明,自1985年6月黄鹤楼重建至今,汉正街的商圈规模日益扩大,已成为中南地区核心商圈之一。

  看来,一座楼的商业史,不是简单的只搞设计、只搞规划就能搞出来的,也不是简单的只搞艺术、只搞商业就能搞出来的。历史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出来的,我们眼前能搞的只是商业。黄鹤楼的商业史,必须得认真读一读。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