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满族“渤海靺鞨绣”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02月10日 13: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哈尔滨2月10日电 (记者 倪子牮)牡丹江市政府10日正式对外发布,满族古刺绣——“渤海靺鞨绣”已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保护名录。

  靺鞨绣的刺绣技法起源于唐朝时期的渤海国(公元698—926年)。渤海国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史称“海东盛国”,手工业与刺绣业十分发达。靺鞨绣作为渤海国“国宝”,除与内陆的官私贸易外,与日本等邻国同样有贸易往来。而满族起源于靺鞨,渤海靺鞨绣也被称为满族古刺绣法,流传至今。

  渤海靺鞨绣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向记者介绍,在经过1300多年凝练后,渤海靺鞨绣从传承到开发已融入了中国东北地区的特有山地文化。与中原地区流传的苏绣细腻如水、小家碧玉的风格比较,靺鞨刺绣色彩艳丽、大气磅礴、把东北人那种粗犷豪放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孙艳玲说,她在学习继承传统靺鞨绣的基础上,尝试将现代摄影技术与传统的东北三角针技术融合在一起。绣娘们“需要把图案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用不同的感觉去诠释作品”。据了解,在优秀的绣品中,很小的一部分图案就有可能要用到几十种颜色,来制造出画面淡进淡出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在孙艳玲学习传承靺鞨绣前,渤海靺鞨绣曾经一度濒临失传的境地。目前在牡丹江市已有超过5000名绣娘掌握这项技法,并创造了7000余万元人民币的社会财富。

  孙艳玲介绍说,今年6月她将赴意大利参加米兰世博会。作为一名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使者,届时孙艳玲会将中国这项“指尖上的艺术”展示给全世界。(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