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厌恶考功名:试卷写"少年不望万户侯"(图)
位于福州杨桥西路上的林觉民故居
本报记者 游庆辉 摄
游客在观赏林觉民故居内的《与妻书》复制品。 本报记者 游庆辉 摄
故居内林觉民夫妇读书像 本报记者 游庆辉 摄
□本报记者 龙友情
文化名片
林觉民(1887年-1911年),字意洞,号抖飞,福建闽侯人。从小过继给叔父林孝颖,八岁丧母,由叔父抚育长大。他天资聪颖,刻苦用功,博闻强识,少年时即立下报国大志。1902年,林觉民以优异成绩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1907年,为寻求救国真理,东渡日本留学,不久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4月,受同盟会派遣,回国组织广州起义;4月27日(辛亥年三月廿九)参加广州起义,后失败被捕,英勇就义,年仅24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留下的《与妻书》,震撼人心,成为千古爱情绝唱,表现了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而勇于献身的崇高情怀,流传后世,成为中华民族的珍贵精神财富。
在热闹的福州南后街旁,杨桥西路上,一处明清风格的福州民居安静地伫立着。这里,是林觉民故居所在。
时光回到1911年4月。留日回国的同盟会会员林觉民,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夕,于香港滨江楼写下一封给妻子的诀别信,毅然投身于追求共和的起义中,慷慨赴死。这封信,便是被后世誉为百年情书典范的《与妻书》。
甲午年隆冬,记者走进林觉民故居。翠竹掩映下,林觉民的半身塑像目光炯炯,直视远方。《与妻书》的片段在耳旁响起,让人仿佛置身于百年前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回首眺望,《与妻书》背后的家国情怀,林觉民在时代变革面前的坚守与摈弃,仍值得今天的人们细细品味。
追求进步:少年不望万户侯
林觉民,1887年生于福州,幼年时过继给叔父为子。林觉民天性聪慧,读书过目不忘,深得嗣父的喜爱,自幼就由嗣父教导读书。
不过,林觉民却对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十分厌恶。13岁时,他参加童子试,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后掷笔离去。1902年,他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这是福建当时第一所官办新式学校,该学堂的成立也是晚清政府“废科举、改书院、办学堂,推行新学”以图挽救危机的举措之一。林觉民在此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课余时,他大量阅读《苏报》、《警世钟》等进步书刊,常对同学说:“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
在家中,林觉民也办起一所别具一格的“女校”。他首先把新婚妻子陈意映动员起来,再发动堂嫂、弟媳、堂妹等亲友家属十余人入学。除了教她们国学,林觉民还传授西方文化知识,介绍世界局势,抨击传统礼教。
1907年,林觉民留学日本,进入日本庆应大学学习哲学,兼修英文、德文。在此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成为第14分会(福建分会)的骨干成员。
1911年1月底,同盟会在香港谋划发动广州起义。林觉民得知后,立即从日本回国准备参加广州起义,先赴香港,后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
起义准备紧锣密鼓,各路义士云集粤港。4月24日晚,夜深人静之际,林觉民在香港滨江楼写下《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写完《与妻书》,已是四更天,林觉民心中的重担终于卸下。
1911年4月27日黄昏,林觉民等人随黄兴直扑两广总督衙门,后转攻督练所,途中与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林觉民最终中弹力尽被俘。
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亲自会审林觉民。林觉民毫不畏惧,畅论世界大势,告知两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
林觉民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令张鸣歧也十分欣赏,称赞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奇男子也”。然而,林觉民最终仍被枪杀于广州天字码头,年仅24岁。
烈士身后:故居保护牵动人心
林觉民英勇就义后,林家为了逃避清廷的追捕,躲到福州远郊。杨桥路上的林宅,被著名作家冰心的祖父买下。1982年,这里被确定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州市有关部门批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拆除林觉民故居部分建筑,准备建设商品房。这让很多有识之士无法接受。
当时还在一家工厂工作的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原馆长李厚威,立即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建议完整保留林觉民故居。福州市政协委员张传兴也在《福建日报》上撰文,指出“如此不顾社会效益,不免使人失望”,并给刚担任福州市委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同志写信,反映情况。
习近平同志看到来信后,立即让市
文管会核实,同时要求有关部门暂缓拆迁。于是,一场林觉民故居保护行动由此展开。
1991年5月31日,故居修缮工程动工。11月9日,在辛亥革命福州光复80周年纪念日当天,林觉民故居修缮完成,并辟为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开馆当天,习近平同志除了参加剪彩仪式,还亲自给省外客人当起了讲解员。开馆一个月内,他又三次来馆了解参观者反应,作出整改指示。”李厚威回忆道。
林觉民故居得以妥善保全,让纪念馆馆长陈玲颇为感动。她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2013年的一天下午,一位衣着朴素的台湾老人来到林觉民故居前,正赶上纪念馆快要闭馆。老人央求工作人员,一定要让他进去看看,并表示这是他此次来大陆唯一的愿望。听罢,陈玲答应了老人的要求。“一进馆,这位老人就开始背诵《与妻书》当中的段落,还一边走一边对照,当看到院中天井旁真的有一株梅花树时,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握着我的手连声说着‘谢谢’。”她说。
“林觉民的事迹在台湾被写入了教科书,好多上了年纪的台湾人,对《与妻书》十分熟悉,甚至能全文背诵,可见它的影响力。”陈玲说,《与妻书》中对林宅的生活场景有许多描述,保护好林觉民故居,就保护好了这些记忆的载体,对人们更好地了解林觉民的英勇事迹大有裨益。
传承发扬:为天下人谋永福
《与妻书》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情书”,在于信中不仅饱含着林觉民对妻子的浓浓爱意和深切牵挂,更蕴含着一位志士对自由、平等的信仰,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后世纪念林觉民,多依托《与妻书》为载体,或改编成话剧、戏剧,或拍成电影搬上荧幕等。
2011年,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际,由省委宣传部、福州市委宣传部联合拍摄的影片《百年情书》在全国公映,影片即取材于林觉民的绝笔情书《与妻书》,以林觉民与妻子陈意映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并行交织1905年至1911年之间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最终以广州起义将影片推入高潮。
而在省实验闽剧院,林觉民的事迹首次以闽剧现代戏的形式登上了戏剧舞台。该院创作的闽剧《别妻书》获得第11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第20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几年来演出近百场,很受欢迎。2014年9月,《别妻书》在福建文化宝岛校园行中,连演十多场,引发追看热潮。
“许多台湾民众在后台拉着我们演员的手,含着泪表示感谢。因为他们对林觉民太熟悉了,而用闽剧的形式体现又比较新鲜,是另外一种艺术享受。”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认为,用闽剧的形式再现林觉民烈士的事迹,很容易在两岸观众中引起共鸣。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以想象,林觉民参加革命起义之时,便已知道,此去前路凶险、生死未卜。然而,为什么还要义无反顾而去?皆因要“为天下人谋永福也”。闽江学院教授林友华说,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林觉民可算是时代的弄潮儿,他留过洋,精通外语,深受中西方文化的交融熏陶,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他选择为革命、自由、进步牺牲自我,做一个探路者,这是值得今人思考的地方。
冬日午后,在林觉民故居采访,看到一拨拨参观者停留、驻足、聆听;故居外,依然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每个人都怀揣着希冀与梦想。突然觉得,这就是无数烈士先贤抛头颅、洒热血所为之奋斗的世界吧。
记者手记>>>
历久弥新的精神感召
□本报记者 龙友情
林觉民百年前写就的《与妻书》,不仅记录着一段豪气干云的革命历史,更为后人开启了一条通往英烈内心世界的路径。在那个世界里,有决绝、果敢和家国大义,也有不舍、依恋和儿女情长。
面对腐朽的专制制度,在儿女私情与进步理想之间,林觉民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不惜舍生取义,以图唤醒民众,其大义凛然的气魄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同为福州人、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对林觉民的事迹相当推崇,称赞《与妻书》“慷慨凄怆,至情至性,仁人与孝子相成,儿女与英雄并见”。
百年回望,林觉民始终没有离开我们的视野,其精神感召力历久弥新,人们不断从他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在海峡两岸,《与妻书》入选课本教材,成为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在其诞生地,林觉民故居被辟为纪念馆,供后人凭吊缅怀。
今天是从历史中走过来的。没有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首倡之功,也就没有今天我们所享受的和平、宁静的生活。在个人选择日趋多元的今天,林觉民追求民主进步、“为天下人谋永福”的精神内核依然熠熠生辉,学习、缅怀林觉民等革命先辈,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正如一位受访者所言,有梦想的人最有力量,而能够自觉把个人理想与时代召唤结合在一起,就能够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动力。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在加快建设新福建的道路上,林觉民等先烈志士的精神不会缺席,也不应该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