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来自上古的生命哲学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为中心,包含着哲学、政治、天文等多个方面学科的丰富知识,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相关专家认为,《黄帝内经》可以用三个“第一”给它作一概括。
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人类出现以后,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寻求各种医治的方法,所以医疗技术的形成的确远远早于《黄帝内经》。但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黄帝内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最大的国学经典。
《黄帝内经》是我国的国学瑰宝,也是我国最早且地位最高的中医巨著,它是中医养生学之源。通过对这部古经的学习,我们能够洞察生命规律,学会了解自然,关注自身,顺应自然法则,达到天人合一,从而让人拥有健康的体魄,延长寿命。《黄帝内经》的具体成书时间,目前尚无定论,但是不管哪个说法,它怎么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两千多年前的一本医书,现在依然被奉为中医经典,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黄帝内经》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黄帝内经》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堪称中国养生之第一书。养生问题的核心是转变生活方式,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生命质量要提高,生活质量必须要上去。生命质量是生活质量的核心。
作为生命科学的巨著,《黄帝内经》博大精深。我们常说中国的养生博大精深,就是从《黄帝内经》而来。《黄帝内经》的博,在于其阐述生命过程现象的时候,是相当多学科的集成,天文、历法、气候、地理、化学、物理学、数学、心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哲学等几十门学科集成,是大科学,而不是小科学范畴。大,在于其时空观,强调天人合一,所有的生命都是在天地之间。从博和大来说,这是没办法用实验室来模拟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实验室可以模拟天地,以前很多人认为没有实验室的验证就不行,这是狭隘的单一的自然科学的观点。精,体现其经典上,《黄帝内经》是与西方《圣经》并列的经典。我们讲开智慧,从经典里面开智慧,在感悟《黄帝内经》过程中使智慧开启。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们的智慧是一种发展力。智慧是中性名词,可以是发展力,对人类发展有利,同时也可以成为破坏力。《黄帝内经》的智慧是配套的,把合道做人放在首位,然后天地才能开智慧。深,就在于其研究对象是生命,研究宇宙的生命,人的生命,万物的生命。西方现代科学中,恰恰生命科学是最为薄弱的。长期以来,多在研究如何从自然获取财富,而关注人类生命本身的研究起步迟后。《黄帝内经》很多内容都值得深入研究,其深奥是在于生命,而不是概念上的玄。
经络现象是《黄帝内经》的一大发现。经络学说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用整体系统的观点观察人体和治疗疾病这一特点。对经络现象的研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他们运用多种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初步证实了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对于经络实质的探究,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针灸疗法除用于处理常见病外,还用于治疗肿瘤、不孕症、减肥、戒毒、艾滋病及针刺麻醉等。可见,以《《黄帝内经》》为发端的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已经显示出其无法泯灭的科学光彩。
《黄帝内经》一书还蕴藏了很多哲理科学。譬如对人才管理的启示,《黄帝内经》主张以医道医德尽显人道品德。“余闻先师,有行必减弗著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可见,黄帝的形象,是个念念不忘民众疾苦、以天下病痛为己病痛的形象,其忧民意识, 令人感怀。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时时不忘要流传后世、造福子孙的思想,更是表现了高瞻远瞩、胸襟博大、责任担当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连岐伯都情不自禁地赞 叹他:“远乎哉问也。”(《灵枢·师传》)恳切求教疗法,处处可见。问的之多之细、不厌其烦,令人深感其对生命无微不至的关怀之情。
德,作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范畴,其外延,最终已转化为形成天地万物及自然天象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人才以内在之“厚德”外化为才学之“载物”, 也是一种顺应自然和谐的内外统一。《黄帝内经》的生命观告诉我们,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德”管的就是心,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人才的选拔任用,也是应该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与时俱进,和谐发展,这也是我们新时期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
《黄帝内经》中的文字朗朗上口,有韵律,有节奏,有气势,即使是当文学作品来读,都是可以的。
□ 学 杰
经典语句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上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是以圣人陈阳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敌治未乱。
●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暮而收拒,无忧筋骨,无见雾露。
●逆其根,则伐本,坏其真矣。
●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刺污结闭,根死叶枯。
●持满御神,因时之序,导引行气,安心定气。
●以妄为常,神光不圆,同气异形,形弱气虚。
●阳化气,阴成形。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嗜欲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