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徐则臣:写作应反观自我与内心现代性
中新网北京8月28日电(上官云) 28日上午,“中国小说的可能性”对谈沙龙在北京举办,作家徐则臣、李浩、宁肯等嘉宾出席会议,就中国小说的既往回溯、长篇小说新叙述可能性等问题发表观点。
小说最大可能性是向内部发展
本活动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主持。他首先介绍主谈嘉宾的基本情况,并表示,他们均在中国小说应该怎么写的问题上有过积极、深入的思考,并已有令人信服的成果。在当天的沙龙上,作家们主要就近日翻译家葛浩文对中国小说的“在西方不受欢迎”、“人物缺少深度”等观点提出看法。
谈到这个问题,宁肯首先指出,外国汉学家对中国文学的尖锐并凭并非首次。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中国文学受到关注,而葛浩文此次提出的批评则与德国汉学家顾彬的观点具有同样视角,“这可能是在一种特定场合说出,但也的确指出中国文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可能包含对中国文学更高期待。”
盛可以则以“不尽然”概括了对葛浩文观点的看法。盛可以认为,葛浩文对中国文学的阅读量很可能停留在一些比较著名的作家作品之上,因此可能仍然持有一些比较陈旧的观念“在中国有很多好作家,因为西方对中国文学的偏见并没有受到太好的关注。”
“如果深入到中国文学内部,他们一定会有更多发现。而小说最大的可能性其实是向内部发展,勘探人性深处的故事。”盛可以称。
写作应反观自我与内心现代性
在当天的沙龙上,徐则臣的发言可谓颇具代表性。他提出,就美国来讲,被奉为“国宝”的也多是一些大长篇小说作家,在德国情况也极为类似,“小说长度本身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其中含金量有多少。”
近年来,顾彬一直提到中国作家外语学习的问题,认为这很可能影响中国文学的质量,徐则臣对这个观点并不十分认同。他分析,真个欧洲的面积大致与中国相当,不少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几近北京到天津、上海的行程,期间的语言差距与中国南北方的方言差距亦可类比,“因此外语(这个因素)不是绝对的。”
不过,徐则臣对这些汉学家的批评也有认同之处。他举例道,中国文学因自身的史诗传统,作家比较喜欢关注跌宕起伏的大时代,以此作为作品舞台背景,有时主要人物反而被压抑了,而西方则可能更瞩目于“人”。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文学应该考虑下如何使舞台上的人更加凸显,把笔墨集中于人物内心描写。”徐则臣直言,这样以来,中国小说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我们的写作应该是一种反观自我与内心现代性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