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公布1509处不可移动文物 长江大桥入选

2014年07月06日 16:36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文化、历史、艺术价值集于一身的南京长江大桥跻身文物圈 现代快报记者 顾炜 摄

金陵饭店曾经是中国第一高楼 现代快报记者 徐洋 摄

五台山体育馆堪称那个时代的建筑经典 现代快报记者 徐洋 摄

800多岁的老井“普生泉”还在使用 现代快报记者 徐洋 摄

  最近,南京文广新局官微“@南京文化发布”连续公布了南京11个区的不可移动文物,总计1509处。这些新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涉及方方面面,遍及南京各个角落。1968年建成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41岁的五台山体育馆、31岁的金陵饭店……这次被纳入文保的新兵,多数都不满百岁。可以说,南京的文物保护步入了一个不以“年龄”大小为标准,只要有文化、艺术、历史价值,就应保尽保的全面保护时代,也可以说是“大桥时代”。

  这次公布的1509处文物,均为始于2007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南京普查到的文物资源点,刚开始它们被叫做“新发现”,7年后的今天,它们集体被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并被晒在网络上,希望南京市民共同来关注和保护它们。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文物盘点

  南京公布1509处不可移动文物

  南京“文化家底”究竟如何?2007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式启动。2009年底,南京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基本结束,共普查出不可移动文物点2954处,其中复查不可移动文物点1129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1825处。

  从那时起到现在,当年的“新发现”,有的已经晋升为国保,有的晋升为省保,有的则变身为市保、区保。最终,遗留下1509处,身份待定,这次集体被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每个文物资源点,都要请专家来论证,并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被认定为‘文物’的,要体现出一定的文化、艺术、历史价值。”南京市文广新局文物处林劲介绍,第三次文物普查总体原则是:宜宽不宜紧,宜松不宜严,有价值的都纳入普查范围,不漏掉任何一个文物点。

  古井古桥多,南京依然小桥流水人家

  这次被纳入文保的,都有些啥?现代快报记者粗略做了一下统计,数量比较大的有古民居和民国建筑,分别有300余处。

  进香河,如今只是一个遗址名。历史上,南京古桥古井众多,清末有统计,当时南京古井达上万口。由于城市建设、道路拓宽等原因,古桥、古井消失得最快。不过,这次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古桥、古井,还是挺多。

  桥梁有30多座,溧水的官塘桥、永昌桥,高淳的王家桥、荫族桥、寺门口桥、严家桥、缪家桥、时桥、祠堂桥,江宁的姊妹桥、八公桥、龙尚大桥,主城区的竺桥……这次公布的古桥中,江宁区最多,有23座。有网友说,“今后看小桥流水人家,不必去苏锡常,江宁就是最好的去处。”

  新公布的古井有近80口,位于紫金山头陀岭北的六朝的应潮井、新街口街道大石桥社区内的清代尖家营26号古井、鸡鸣寺内的南北朝胭脂井、台城花园社区内的民国甘露井……其中,秦淮区最多,公布了12口井。位于小百花巷1号大院内的南宋古井,被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后,每天都有市民去参观拍照。

  文物越“活”越年轻,最小祠堂刚满7岁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物保护理念的转变,文物也越活越年轻,越来越多的“新生代遗产”开始成为文物大家族的一员。

  1968年建成通车的长江大桥、41岁的五台山体育馆、31岁的金陵饭店……这次公布的1509处不可移动文物,绝大多数是南京市“三普”期间的新发现,从文物年代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高淳区公布的330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187处诞生于民国以后,而鼓楼区的340处文物更是成了“新生代”的天下,超过百岁的“老古董”仅有9处。最年轻的文物是江宁区湖熟街道的蒋氏宗祠,这座2007年建成的祠堂今年刚满7岁,江宁区的王氏宗祠也很年轻,建于2000年,今年只有14岁。

  不一样的“文普”

  应保尽保,实施地毯式搜寻

  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杨新华参与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上世纪80年代,作为雨花台区的文化工作者,杨新华参与了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当时,文物法刚诞生不久,人们的文物保护观念不强,很多人甚至连什么是文物都弄不明白。

  “我国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从1956年开始的,当时的规模小,不规范,没有留下统计数据。1981到1985年,开展了第二次文物普查,当时主要是把宏大的、重要的建筑、遗址纳入文保,也就是把年龄大的,比较重要的纳入普查范围。”杨新华说,第二次文物普查后,南京也发现了非常多的文物,后来有的被公布为国家、省级、市级、区级文保。由于市级、区级文保单位是属地管理,加上当时的文物保护意识没有现在强,很可惜,已经被列入文保的总统府大照壁、秦淮区的百猫坊都被拆除了,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重建好。

  2007年,“三普”开始,和前两次相比,文物的概念、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乡土建筑、传统民居、20世纪遗产等,都要纳入普查范围,同时,还增加了文化景观和工业遗产。”杨新华说,“三普”是地毯式的搜寻,尽量不遗漏任何一个文物点。

  GPS定位,皮尺测三围,拍照存档

  据杨新华介绍,针对第三次文物普查,南京市特意成立了文物普查小组,小组成员由南京市文广新局、区县、街道等相关单位组成。一旦发现文物点,就及时登录,同时向江苏省、国家文物局汇报。“有的区县还专门做了文物普查T恤,同时,制定了召开区县文物干部联席会议制度,各区县轮流主持。主持的区县得把自己普查的文物资源点晒给大家看,由大家进行评论、评估。”杨新华说,为了确保不遗漏文物点,南京还实施了区县自查与互查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应该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怎么进行普查呢?秦淮区文化局文物科科长李宝云说,文物普查是一种技术活,得用GPS给它定位,确定文物点的确切位置,经纬度是多少,“不可移动文物,就是不能移动的文物,位置地点很重要,一定要摸清。”

  李宝云介绍,光知道位置还不够,还要描绘出它的状况,用皮尺量“三围”,相当于给普查对象“体检”一遍。最后,给它拍照片。这样才有图有真相。体量大的文物点,一天都不一定做得完。

  普查难度大,工作人员被狼狗追着跑

  南京的文物点,遍布南京大街小巷,有石刻、有旗杆、有塔楼、有遗址……这些文物资源点,有的在工厂企业里,有的在居民家里,有的在偏僻的郊外,文物普查员们大都是经验丰富的文物行家,有的人怕错过有价值的文物点,特意聘请了相关专家做后援团。

  相比而言,那些露天的文物点,好普查一些。在工厂企业、居民家里的,相对困难。“并不是每次去主人都在家,跑空的时候不少;有的房屋主人嫌麻烦,敲了门就是不让进。”林劲回忆,有一次敲开鼓楼区一户人家的门,对方放出多条狼狗,追着普查员跑。有的普查员被狗追得摔了跤,有的则被咬伤了。

  鼓楼区文化局副巡视员张殿亮回忆说,为了一个文物点,来回跑两三趟是常有的事。“有一户人家,一开始不愿意,我们就套近乎,一次又一次,直到第八次,对方终于被感动,让我们进去普查、测量。”现在,这一处文物点也已经被列入了不可移动文物。

  亮点与遗憾

  最惦念的是南京长江大桥

  “我早就提出来,要把南京长江大桥、金陵饭店纳入文物。”杨新华说,尽管长江大桥、金陵饭店都比较年轻,但它们都是20世纪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标性建筑、经典建筑。

  2009年,长江大桥和金陵饭店同时申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遗憾的是,2013年,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名单公布的时候,它们双双落选。“大桥上小到一颗钉子,大到公路铁路承重的数据都是我国技术人员自主生产设计的,它对于中国桥梁史来说意义重大。”杨新华说,和其他“文物”不一样,它是一处难得的活文物,依然是交通枢纽。

  这次,由于文物要属地管理,所以南京长江大桥分别以浦口段、鼓楼段的形式来公布,最终合一。

  长江大桥变为不可移动文物后,该如何保养?据介绍,两年前,长江大桥已经到了全面大修的时候了,要修就得整体全面修缮,否则局部修缮既修不好也难看,全面修缮就得封闭大桥。而目前的交通状况是,一旦封闭大桥,又会给南北交通带来压力,所以,目前南京市正在制订更加可靠的方案。对于大桥的修缮,林劲表示,“大桥的路面修缮、保养都不是问题,但涉及大桥外观,如桥上的浮雕、桥头堡的修缮等,不再是可以随随便便地维修了,今后维修方案都要到文物部门报批论证后,才可以实施,包括施工过程也要按修文物标准进行。”

  惊喜,深巷中800多岁老井依然在使用

  中华路最南端,有一个“小百花巷”,街巷逼仄,只有两个人并肩那么宽。“我们普查的时候,发现小百花巷里,有一口南宋古井,800多年了,至今还在使用。更难得的是,古井周边街巷仍然保持着当年的肌理和格局,近千年都没怎么变。”南京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参与了第三次文物普查,深藏在小百花巷1号大院内的“普生泉”让他们惊喜不已。这应该是南京现在还在使用的最古老的井。

  这口井直径1米左右,井栏为八角形,和膝盖齐高,井沿还留着井绳勒出的痕迹,外侧刻有“普生泉”、“淳熙丙午邵永坚建”字样;地面下囤水的井圈为砖石混砌,上面布满青苔;井很深,4米多的竹竿还探不到底。南京市博物馆的一位调查队员说,井圈和井栏是一体的,可以确定这是一口用了800多年的古井。虽然大家都用上了自来水,但每年院里的13户人家都会自筹资金,对古井进行清洗。一直到现在,大家还是会打井水洗衣服、洗菜、拖地,水质依然清澈甘冽。

  资料显示,南京清代有上万口古井。解放前,南京几乎每条街巷都有一口井,很多地方都是以井命名,如金沙井、杨公井、双井巷、大井巷、邀贵井等。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的团队曾用3年时间普查南京文化资源,发现南京现有古井仅存上百口,元代以前的几乎没有,主城区的古井主要集中在城南一带,仍在使用的宋代古井在全国非常罕见。

  “普生泉”被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后,每天都有人寻访。旁边一位住户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每天都有摄影爱好者来,我们都开玩笑说,以后要收门票了。”

  痛心,普查到的民国建筑被毁了

  杨新华说,7年文物普查中,也有让人感觉特别心痛的事情发生。让杨新华至今感到痛心的是,六合南化三村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工业遗存被拆毁了。

  成排的青砖黑瓦、老虎窗格局的小楼,虽然单套面积50平方米都不到,但成排成排连在一起,非常有气势……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的工业遗存让专家们兴奋不已,这里老厂房、老机器、附属建筑都保存得非常完好。杨新华说他们不下三次进行实地考察,把老厂房、老机器一一进行登记。对南化三村的老建筑也进行了考察和“体检”。

  “这些老建筑高约7米到8米,二层为楼阁设计,有的10套一排,有的11套并作一排。每间房子里,都有通往阁楼的楼梯,由于空间比较局促,楼梯也很有意思,很陡,每级楼梯板大约10厘米的样子,只能安放半只脚。”杨新华说,南化三村是过去永利铔厂的附属建筑,像这样成片成片的近现代工业遗址,旁边还有碉堡,加上周边特有的环境风貌,全国都难得见到。

  但是,在2011年4月,南化三村的老房子被成排成片拆除,那成排成片的建筑已经“分身”倒下,砖是砖,瓦是瓦,木头是木头。“后来,我们下了停工通知书,也对这种破坏行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杨新华回忆说。

  遗憾,南捕厅的3处不可移动文物也被拆了

  老城南是古民居的聚集地。让学者姚远、薛冰感到着急的是,今年3月,走马巷1号民居、踹布坊36号民居、评事街25号民居被拆毁,其中,走马巷1号民居第一进房屋早被拆除,留下大块空地。第二进房屋顶和大梁都被人拆掉了,只剩空落落的架子。踹布坊36号民居破败不堪,门窗都不见了,房顶已被拆光。

  “拆了很可惜,这些都是典型的老城南古民居。”姚远说。这次,在不可移动文物名单公布前,出于慎重,秦淮区把姚远、薛冰请去,对文物点一一进行核查,最终,公布了不可移动文物178处,而被拆毁的三处古民居也在名单中。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南捕厅普查到的67处保护建筑全部上榜,一个都没少。

  李宝云说,不能因为文物遭到破坏,就否认文物的存在。那三处文物尽管已经被拆毁,但构建还在,必须作为文物,向公众公布。将来,它们还将被恢复,被烧毁的凌庄巷42号也有望修复。

  文保路径

  南京文保从点到面

  实施全面保护

  “从第三次文物普查到现在,7年过去了。我感觉,现在市民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了,大家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认知程度都提高了。”张殿亮说,现在,对于文化遗产的做法是,能保尽保,而且是成片成片地保。就拿鼓楼区来说,鼓楼区颐和路公馆片区,投入了4.5亿元,修缮过后,这个公馆区成了文化展示休闲场所,公众都可以去参观。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这次公布的古民居,有的门牌号是连在一起的。“就文保而言,以前我们注重某个单独文物资源点的保护,现在则注重于整个面的保护。”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这7年中,大家对文化遗产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前,大家认为文物和建设是一对矛盾体,现在大家意识到,文物保护也是一种发展。

  “现在我们的保护理念,不仅和国际接轨,还具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不仅要保护有上千年历史的文化遗产,也有保护只有百年历史甚至更年轻的文化遗产,只有这样,我们生活的城市才会有文化的根基。”贺云翱说。

  追问

  1509处“文物”,会晋级吗?

  纳入文物后,这1509处文物的命运如何?南京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吴靖表示,公布名录只是保护的第一步,接下来,文物部门将对各区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核查,挂牌、存档。

  “以前,区县级文保单位归区县管理。以后所有区县级文保单位也要交由市里统一管理。”吴靖透露,以后,南京将不再公布区级文保单位,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级别和区县级等同。为了保护这些“文物”,各区都要定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这1509处不可移动文物,目前也都是“尚未定级”状态,它们未来都有可能“晋级”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南京长江大桥、金陵饭店,很可能被纳入第四批南京市级文保单位,甚至可能被纳入第八批江苏省级文保单位。因为按照惯例,申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文物,如果没有申报成功,就自动变为省级文保单位。

  未来如何保护?

  林劲透露,不久之后,1509处不可移动文物将全部在南京市文广新局的官网上公布,同时,还将把区级文保单位在网络上公布。杨新华说,2009年,中国文物报上公布了当时的文物普查新发现的全部名单,如今,把不可移动文物名单在网络上公开,目的是方便公众的查询、探访和监督。

  林劲表示,接下来,这些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的是如何保护和如何合理管理使用的问题。尽管还没有成为市级、省级、国保级等文保单位,但它们同样受《文物法》保护,任何人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

  “目前,我们正在设计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标志牌,名录中的文物经核查无误后,将建立文物档案,统一挂牌保护。”另外,对于文物本体的修缮,要上报南京市文物局通过才行。五台山体育馆、金陵饭店等,它们是时代的标志性建筑,尤其是外观,具有时代特征。如果涉及外观的修缮,一定要报批才行。

  目前,南京市文广新局给各区下发了文物归类表,分为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建筑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墓葬等6大类,还将对辖区内的文物保存现状进行评估,保存现状较差的文物将优先接受修缮。

  遗漏的文物资源点怎么办?

  现代快报一直在关注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升级为南京市级文保单位一事,并呼吁在那些已消失的慰安所旧址立碑,以铭记历史。

  在这次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单中,侵华日军浦镇南门慰安所遗址榜上有名。遗憾的是,当年的“慰安所”上世纪80年代已被拆除,如今,这里是一处两层楼门面房,开着药店和网吧。“资料显示,‘侵华日军浦镇南门慰安所’是一座两层的木楼。上世纪80年代,‘慰安所’被拆除,并在原址上建起南门商场。”浦口区文广局文物处一位负责人表示,尽管当年的“慰安所”已经消失,但当年木楼的形制依旧保存了下来,所以,此次被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遗憾的是,南京主城区内,文昌巷19号白菜园的青南楼慰安所旧址、四条巷树德里浪花楼慰安所旧址、细柳巷福安里松下富贵楼慰安所旧址,尽管旧址都还在,但这次公布的名单中,不见“身影”。遗漏的文物资源点该怎么办?吴靖表示,他们鼓励公众依据《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把认为有价值的线索向文物部门报告,或者向相关部门提出文物认定的申请,通过专家评审后,可以及时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