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称南朝萧景本名萧昺 墓前石刻应改回本名(图)
萧景墓神道石柱。
萧景墓辟邪。记者 于峰 摄
众所周知,南京的南朝陵墓石刻主要分布在栖霞、江宁两个区,其中栖霞区的南朝石刻有十多处。位于栖霞十月村农田里的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是栖霞南朝石刻,也是整个现存南朝石刻的杰出代表。最近,有学者指出,这处石刻的名字长期被搞错,墓主的正式名字应该是“萧昺”而非“萧景”,应该改过来。
萧景的“本名”是“萧昺”
最近,南京大学教授程章灿在媒体上撰文,说明这一观点。程章灿教授指出,萧景墓石刻位于栖霞十月村的农田里,就在栖霞大道旁边,开车路过就能看到。
萧景墓石刻现存两只石辟邪、一根石柱。几乎所有的六朝文物书籍、旅游手册都说这组石刻所守卫的六朝陵墓,其墓主是南朝梁代吴平侯萧景。但程章灿教授却指出,萧景的“本名”是“萧昺”。严格说来,此人生前没有改过名字,一直都叫“萧昺”,是其死后被后人刻意将其名字改为萧景的。
程教授说,萧昺名字中的“昺”字是明亮的意思,与他的字“子昭”的意义正相对应。唐代初年,姚思廉编撰《梁书》。因为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名叫李昞,“昞”也可以写作“昺”。为了避讳,姚思廉将“萧昺”改成了“萧景”,从此沿用下来。
程教授指出,唐代人要避讳,这可以理解。但唐代以后的人,没有必要避这个讳,但后来的文献都众口一词的仍然采用“萧景”,如钱大昕撰《潜研堂金石文跋尾》、赵绍祖撰《金石文钞》、洪颐煊撰《平津读碑记》、严观编《江宁金石记》、大学者孙星衍编《寰宇访碑录》,在提及萧昺墓石刻时,用的都是“萧景”。这位教授认为,现在是时候将萧景墓石刻改为“萧昺墓石刻”,还这位南朝王侯以本名。
先葬在江夏后迁葬建康
“程章灿教授说的是对的,‘萧景’真实名字就是‘萧昺’,所谓‘萧景’,是避讳的产物!”南京师范大学六朝史专家王志高说,这个观点其实在六朝史学界广为人知。
记者翻开中华书局出版的《梁书·萧景传》,其中第一条注释就提到:“萧景,字子昭,本名昺。姚思廉避唐讳 改‘昺’为‘景’。《弘明集》有卫尉卿萧昺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这条注释明确说明:萧昺的名字是唐朝人为了避皇帝父亲的名讳而改的,始作俑者是编纂《梁书》的史学家姚思廉。注释还提到,南朝佛教文献《弘明集》收了“卫尉卿”萧昺给高僧法云的书信,对范缜提出的“神灭论”提出了不同意见。《弘明集》的记录很明确,此人本名就是萧昺。
王志高告诉记者,萧昺(萧景)是梁武帝萧衍叔父萧崇之的儿子,从小好学,“长于辞令”。南齐时,他担任过永宁令、步兵校尉,政绩卓著。萧衍建立梁朝后,萧昺先后被封为吴平县侯、南兖州刺史,历任雍州刺史、郢州刺史等职。梁武帝对他十分器重,大小军国大事都和他商量。
梁普通四年(523),萧昺在郢州治所江夏郡去世,梁武帝追谥为“忠”,所以后世称其为“吴平忠侯”。萧昺死后,先葬在江夏,后迁葬建康(南京)。
萧景墓神道石柱最珍贵
据资料记载,萧景墓石刻尚存两只石辟邪、一根石柱,但记者日前去寻访时,在现场只看到了一只辟邪。据介绍,西辟邪由于破损严重,已埋入地下保护。如今地表上的这只东辟邪昂首张口,长舌垂胸,威风凛凛。值得一提的是,萧景墓东辟邪还是南京市徽中辟邪的原型,
“萧景墓石刻最有价值的是那根石柱!”王志高教授说,这根石柱是目前南朝陵墓石刻中保存最为完好的神道石柱。
萧景墓石柱通高6.5米,柱围2.48米,柱头是一饰有覆莲纹的圆盖,上面伫立一只仰天长啸的小辟邪。柱身上枋有一长方形柱额,上面反刻“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二十三字,字体极为清晰,保存相当完好。专家介绍,南朝陵墓石柱上保存这种“反左书”的,目前只有两例,除了萧景墓石柱,还有丹阳梁文帝萧顺神道石柱。
有学者认为无需改名
程章灿教授认为,应该将萧景墓石刻改为“萧昺墓石刻”,其他专家怎么看呢?
“我认为没有必要改过来。”王志高教授说,将“萧昺”改为“萧景”虽然是唐朝人干的,但后来历代都如此沿用,现代人也约定俗成地这么用,几乎所有的著作中写的也都是“萧景”,如果改过来,可能会产生混淆,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六朝文物爱好者苏先生也认为,没有改的必要。很多唐代以后所编的六朝史料中,都将“萧昺”写成“萧景”,提到“萧景”,学者都知道说的是谁。“昺”字又是一个不常见的难字,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读,出于通俗的考虑,似乎也是不改为好。记者 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