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大学教授:刘伯温被神化是一种文化现象

2014年06月18日 08:30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刘基(字伯温),是浙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

  对刘基,民间的传说非常多,俗语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基在世的时候,已经有被神化的迹象。关于刘基的各种传说,在全国各地有近400种。

  那么刘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浙江人文大讲堂326讲,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周群教授,带大家走进民间传说中的大明国师、思想家、文学家刘基。

  刘基在世时

  就有被神化的迹象

  刘基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浙江人。在中国历史上,像刘基这样既有政绩、文章写得好,又被民间百姓广为传诵的没有几个。

  刘基的远祖是功勋卓越的武臣,近祖修文,都是有胆识有谋略的贤才,这对刘基的少年、青年成长尤其关键,影响很大。刘基23岁就中了进士,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刘基跟同是浙江的王阳明、徐文长有所不同。他既有雅文学、雅文化的一面,在民间文化中也有巨大影响。俗语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就是把刘基和诸葛亮相提并论。

  诸葛亮被神话、被传说,与《三国演义》的流传有很大的关系。刘基在世的时候,已经有被神化的迹象,后来继续流传。关于刘基的各种传说,在全国各地有近400种。

  刘基在名声还没有很大时,就已有人冒他之名。元末,在杭州有个叫福严寺的寺庙,刚刚落成。新寺庙需要有个名人来写记。当时刘基在浙江做官,官虽不大,但因文章写得好而出名。实庵和尚就请刘基给福严寺写碑记。可当时刘基身体不好,不能到寺庙里实地考察,他为人严谨,不愿凭空写,因此这个记就没写成。

  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一篇署名刘基的文章送到了实庵和尚手上,当时实庵和尚准备请人抄写勒石,而抄写的人了解刘基,知道是伪作,于是实庵和尚又重新请刘基写了《杭州实庵和尚福严寺记》。

  刘基被神化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不光在中国,在韩国等都有相当的影响。

  韩国延世大学的全寅初教授,是韩国的中文研究会会长,也是韩国的汉语研究权威。他做调研发现,在韩国的江源道有“大基里”、“小基里”,其中的“基”,就是由刘基的名字而来。

  大基里地区有一座叫“讲善堂”的祠堂,就是专门供奉刘基的。在韩国的王室图书馆里,保存着好几类跟刘基有关的历史图书,可见刘基的影响是超越国界的。

  政治家刘基

  助力朱元璋建立明王朝

  刘基被神化,首先跟帝王有关。朱元璋出身草莽,要想成为天子,就必须证明“奉天承运”的合法性。推翻旧王朝,自己做皇帝,合法性哪里来,需要有人来证明,刘基是最合适的人选。

  流传甚广的“西湖望云”传说,就与此有关。刘基阅读过阴阳术数方面的著作。他的祖父就很懂这些东西,家里有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刘基小时候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当时刘基还在元朝做官,有一次跟鲁道源等人一起游西湖,看到西面有一片云,大家都说好,还作起诗来。刘基就说:“这云不是一般的云,是天子气,是新的天子要出来了。”当时其他人都非常惊讶,也都很害怕,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

  其后,《龙兴慈记》等对这一素材进一步加工,说刘基伪装成算卦先生寻找新天子。在绍兴的王冕家,刘基放炮吓了王冕一大跳,他觉得绍兴人胆小,不行;到海昌贾铭家,把脏东西唾在新建的厅堂上,贾铭不依不饶让他擦掉,刘基认为海昌人气量小,也不行;最后在临淮的大街上看到卖猪肉的人,不斤斤计较,这让刘基觉得,此地是出天子的地方。而朱元璋,正是来自这个安徽凤阳的小镇。民间传说就这样一步一步神化刘基。

  刘基能够准确把握大势,这对明王朝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初见朱元璋时,刘基就陈时务十八策,对朱元璋的用兵先后,攻守方略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当时占据湖北的是陈友谅,占据平江(苏州)的是张士诚,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夹在中间,不知兵锋何向。大部分人主张打张士诚,因为打下苏州,粮草、军饷充分,能为一统天下打下坚实基础。

  但刘基力排众议,主张先打陈友谅。张士诚是“自守虏”,不会冒险进攻;陈友谅打渔出身,冒险性很强。并且他地处上游,如果先打了张士诚,陈友谅肯定会倾力合围;如果先打陈友谅,张士诚则可能按兵不动。如果先打陈友谅就不会有两面夹攻的态势。后来的实践证明,刘基的判断完全正确。

  文学创作与思想

  对明代文学产生重大影响

  刘基的诗歌和文章都写得非常好,后世普遍认为刘基的诗歌是跟高启并为明代之首。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更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刘基的文学创作与思想对明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刘基功业、文章卓著于世,与他是思想家有密切的关系,这里仅举两例说明。

  他在《郁离子》一书中,有一篇叫《天地之盗》。意思是说,人获得天地资源是以盗的身份,而不是天地的主人。因此,刘基认为,人不能对天地无限索取,而应该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能“各以其所欲而取之”,这样就会“物尽而藏竭”。

  他认为,圣人是“善盗”者,因为圣人能够“逐其时而利其生”。能够掌握好适度,按照自然的规律,高处建房屋,低处筑池,见水行舟,见风用帆,而不遏天地的生机,逆天地之气。也就是说,圣人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而不是用之过度,破坏自然。

  刘基认为人们不要以掠夺和破坏自然环境的方式,获取一时的物质满足,否则自然界有限的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会导致不堪想象的后果。这样的观点对于当下世界,是多么令人叹服啊!

  再如,刘基还认为,圣人写了儒家的经典,是用来明道的,“非所以夸耀于后世也”,不是用来显示文章写得漂亮的。后人读圣人经典,是要用实践来检验它的价值。如圣人的文章读起来很通顺,但验之于事,则背道而驰,那么,即使是圣人的文章,那于世又有什么用处呢?这一思想在古代堪称是惊世骇俗之论。

  明代的一位思想家李贽因为对《六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产生怀疑,人身受到了迫害。刘基的思想虽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他是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验之于事的方法来说明的,在理论上无懈可击。因此,刘基没有像李贽那样受到儒家卫道士的迫害,但理论的力度与李贽则不相上下。

  经典是经过时间淘筛留下来的,但如果固步自封,一味固守经典,社会就不会进步,就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刘基以实践来证明他的做法是对的,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作为一个思想家,他的理念和践行是一脉相承的。

  总的来说,刘基被神化,跟庙堂有关,也跟百姓的理想有关,更与刘基个人杰出的才能、性情有关。正是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才有民间传说中被神化了的刘伯温。

  考证

  《烧饼歌》非刘基所作

  关于刘基传说很多很多,最有名的就是他写了《烧饼歌》。其实《烧饼歌》跟刘基一点关系都没有,说是刘基所作,那是因为刘基卓越,后人附会而说是刘基所写,这样才能使读者相信。

  《烧饼歌》说的是朱元璋正在吃烧饼,外面太监来报说刘基求见。朱元璋打算考一考刘基,就把咬了一口的烧饼藏了起来,看看刘基究竟有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朱元璋让刘基猜猜他藏的是什么,刘基就说“半似日兮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被朱元璋咬了一口的烧饼当然是半日半月,这让朱元璋一下子觉得刘基确实不得了。其后以几十首谶纬诗,以预言未来。现在看来,最早出现的是明代人张中曾作“缺饼歌,以测国运。”流传的《烧饼歌》有些预测到民国的事,所以最后殿笔的可能是民国时期的人。

  朱元璋害死刘基可能性小

  关于刘基的去世,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没有定论,也无法考证。一种是朱元璋杀了他,一种是胡惟庸陷害他致死,还有一种是刘基善终。哪种可能性比较大呢?

  朱元璋让刘基死的可能性相对来说要小一些。根据后来朱元璋跟刘基儿子的谈话,是用方言土语来讲的。从朱元璋的语气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刘基的死的惋惜,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任何修饰。刘基当时以老病之身,回到京师,朱元璋应该不会对其太过提防而欲害死他了。

  胡惟庸确实心胸狭窄,刘基与朱元璋商量丞相人选时,说了胡惟庸的弱点,胡也知道了。胡惟庸耿耿于怀,给刘基下药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刘基是否善终,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他本身病就严重,后来也心情不好,郁郁寡欢,老病而终不是没有可能。

  本报通讯员 陈显婷 本报记者 章咪佳 整理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