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解密》创作11年退稿17次 谍战题材或终结
有人称他为“中国特情文学之父”,他的作品《暗算》曾获茅盾文学奖,西方传媒对他奉上大篇幅的溢美之词,他就是麦家。3月18日,麦家的经典密码小说《解密》英译本在美、英等21个英语国家上市。上市第一天,《解密》就打破了中国作家在海外销售最好成绩。企鹅兰登董事局主席马金森先生亲赴杭州,给麦家送书赠画,表示祝贺。
麦家曾在他的书中这样描写小说家:“小说家应该是三轮车夫,一路骑来,叮当作响,吆五喝六,客主迎风而坐,左右四顾,风土人情,世态俗相,可见可闻,可感可知。”近日,麦家接受本报专访,讲述了他的三轮车一路驶来的故事。
解密
创作11年退稿17次
此次《解密》在海外出版英文版规格之高史无前例,两家出版社均为国际出版界“超级豪门”,高达15%的版税与国际一线作家并肩。《解密》还被收进“企鹅经典”文库,麦家成为继鲁迅、钱钟书之后被收进该文库的中国当代作家第一人。在《解密》英译本上市前一天,企鹅兰登董事局主席马金森先生来到杭州,给麦家送上第一本精装《解密》英文书和一幅“企鹅欢喜图”。马金森的到来让麦家受宠若惊,麦家亲自下厨给远道而来的贵宾做了一顿饺子宴。席间,马先生对麦家说:“这是我履职以来第一次给作家送书。我们现在每年出版12000册图书,但中国作家的书还是很少。这是一种仪式,也是一份期待,希望通过你,让我们能淘到更多中国作家的‘金子’。”
说起小说《解密》的创作过程,麦家用了“刻骨铭心”四个字。其实早在1991年,麦家就开始创作《解密》,时间跨度11年,被退稿了17次,共写了121万字,最终发表了21万字。“有些是我觉得写得还不够好,有些则觉得题材有问题。”麦家说,每次退稿都是一次打击,也是一次磨砺。“我就琢磨,为什么会退回来,通常,我头一两个月很绝望,但过几个月我又会去反复琢磨。”
2002年,《解密》终于出版了。可才出版3个多月,出版社就接到神秘电话,称《解密》涉及国家机密,必须下架。“这是我11年的心血,我实在心有不甘。我知道泄密的严重性,我也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在这本书中,我连一棵树的名字都没写过,地名用的全是字母数字代号。如果真的泄了密,要求小说下架、禁止销售,我都认,也愿意承担法律责任。”麦家跑去北京四处找人,希望启动保密评审,最终23位专家评审了这本书,21位认为不泄密。“我写的是人,是职业的精神和这个特殊人群的命运。”
童年
经历坎坷爱写日记
海明威说过:“辛酸的童年是对一个作家最好的训练。”麦家的童年正印证了这句话。在他记忆中,童年是苦难的,羞愧感和犯罪感一直围绕在他的童年中。爷爷是地主,父亲是“右派”,经常被游行批斗。他不敢上街,走在街上总感觉有人在鄙视他。在学校,同学骂他“狗崽子”是家常便饭。一次下雪天,麦家和同学在教室里,雪花飘进来,麦家起身想去关窗,正巧被从外面进来的老师发现。老师走到他跟前,问:“你想干什么?”麦家说:“雪飘进来了,我想关窗户。”老师问:“是不是冷?”麦家点点头。老师说:“你头上戴着三顶黑帽子还怕冷啊。”麦家受惯了外界的白眼,在他眼中,每天的放学就像是逃学,赶紧逃回家。
麦家出生在农村,家里没什么书可看。12岁那年,他和父亲去一个远方亲戚家,在他们家的灶房里,麦家偶然看到了一本用来引火的书《林海雪原》。麦家立马坐在灶房里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吃饭时还在灶房里。亲戚知道后,把书送给了麦家。对于这唯一一本书,麦家爱不释手。“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小说,至少看了一年,到最后,所有的情节都能背出来了。”
童年的麦家很独孤,由于家里成分不好,没人愿意和他玩。然而,小孩都有交流的欲望,于是,他创造了一个朋友——日记。在外面受了委屈,没人说、没人交流,他就和日记本交流,这训练了麦家的文字,也让他对文字产生了感情。1988年,麦家将多年日记中积累的小说素材写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私人笔记本》。
“如果说开始写日记是生理需要,那后来就成了毛病,像抽烟一样戒都戒不掉,甚至有些病态。”麦家说,直到1997年,自己当爸爸了,才下决心戒掉了日记。“那时已经开始写作了,想用一种健康的精神状态迎接自己为人父的新身份。”
命运
保密单位人生转折
麦家的父亲曾对他说过一句话:“文化像太阳光,火烧不掉,水淹不掉,谁也没收不了。”1978年,麦家初中毕业,原来需要推荐才能上高中的制度彻底改成考试了,这让麦家信心倍增。初中毕业参加中考,他成了全班98个同学中考上高中的五分之一。“这一步很重要,让我有了博得更好命运的机会,也让我看到了考上大学的希望。”麦家回忆。
1981年,麦家高中毕业,因为优异的数理化成绩,偶然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无线电系。进入这所学校后,麦家才知道,自己考上的是一所特殊的军校。在这个神秘的单位里麦家工作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但究竟学了什么、做什么工作,麦家说了四个字:“无可奉告。”在这个单位里,有件事让麦家至今难忘。一次,他在办公楼下和同事打篮球。中场休息时,他和其中一个人聊天,被师傅看到,大声把他喊了回去。师傅告诉他,那个人是破译密码的,身上的机密度已经有22年。万一在聊天时,他把机密透露出来,听到的人也必须陪着他继续呆在这里,直至该机密到了解密的年限。此后,麦家再也不敢和其他人随便聊天。因为麦家不知道在那里,谁是破译密码的,他们的机密度各是多少年。
1986年,22岁的麦家在一张军区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小小说,被上级领导看中,调离了原来的单位。在原来单位,麦家只实习了8个月。他说,如果在那里工作时间太长,对这些人的好奇心就会减少,而且掌握的东西太多,反而不敢写了。麦家的作品成名后,很多破译家都愿意和他交朋友,他却拒绝和他们来往。“我没和他们聊过天,但我写了他们,那是一种冥冥中的安排,其实我根本不了解他们。尽管如此,他们依然一直活在我的内心里,生活在我的想象中。”麦家说。
未来
谍战题材或将终结
麦家原名蒋本浒,1991年,才改的名。麦家说,改名的原因有两点。“带领我走上写作道路的是一本叫《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书,看了这本书,我觉得他写的和我的日记差不多,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所以改名算是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感激和纪念。其次就是我觉得麦家就是种麦子之家,也就是农家的意思,是对自己身份的一个确认和警示,要自己不要忘本的意思。
说起生活中的麦家,他用了“无趣”二字。“所有和我来往的人都觉得我不好玩。我的生活很简单,90%的时间在家,不是看书,就是写作。我的朋友有几个,但也不算多。我没什么爱好,唯一一直坚持的就是锻炼身体。”麦家说,写作很需要体力,加上现在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所以需要良好的体能。
说起创作计划,麦家说,作家的计划其实都是“零”,“写了一半的东西都不能算成品。我想写的题材很多,作家是写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说起未来,他坦言意识到自我重复的危险:“写破译家算是个比较特殊的题材,如果我写农村故事、爱情故事,别人不会觉得你重复,但破译家本来就是个特殊的群体、专业性强的行当。如果要继续这么写下去且不重复,确实有难度。”
从《解密》到《暗算》到《风声》……麦家始终没离开过谍战题材,如今,他正在创作小说《风语》的第三部。“《风语》完成后,我可能不会再写这种题材了,想尝试写写武侠、爱情或者农村题材的作品。”麦家说。
(王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