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综述: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推进双边关系全面发展

2013年09月11日 20: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南宁9月11日电 (记者 林艳华)为期两天的2013中国—东盟文化论坛11日在广西南宁闭幕。与会代表认为,中国与东盟有着相通或相似的文化背景,有共同的发展愿望,加强文化交流有助于推进双边关系全面发展。

  以“对话与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主题的是次论坛上,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马明强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中国和东盟在此领域的合作对推动中国与东盟全面关系的发展,作用不可估量。

  中国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介绍,近年来,中国—东盟通过部长级会议、论坛研讨、人员交流、文艺艺术界、展览等各种形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双边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尊重和欣赏,为中国—东盟关系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他认为,中国和东盟各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同源共享关系,彼此间深化和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础深厚、潜力巨大。

  广西南宁市民李乐理在参观了“中国—东盟手工技艺展”后,对印尼和泰国的皮影戏印象深刻,感叹“似曾相识,很亲切”,希望这些珍贵的遗产能够保存和传承下去。

  柬埔寨文化艺术部官员龙·彭那斯里维特介绍,目前柬埔寨保存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庙宇、纪念碑、宝塔、牛角号、诗歌朗诵、编织、造船、木雕等,并在民众中代代相传。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政府应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探索更多的途径,通过国际合作以及非政府组织形成合力,更多的国家应该加强合作与研讨,进一步的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民间交往。

  地处中国—东盟合作前沿的广西,近年来积极与东盟各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与合作。彩调歌舞剧《刘三姐》曾多次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演出,在当地掀起“刘三姐热”;壮族舞蹈《摆嘎摆》、苗族舞蹈《银落舞》等民族舞蹈先后在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文莱、菲律宾、缅甸等国家演出,给观众留下深刻的美好印象。与此同时,东盟国家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等走入广西,深受广西各族人民的欢迎。

  东盟秘书处原秘书长王景荣称,一系列精彩的文化“大戏”让中国与东盟各国彼此间领略到对方灿烂的民族艺术精华。实践表明,这种超越了地域界限的文化交流,在为东盟人民带来多样文化韵味和乐趣的同时,也为亚洲经济增添了新的增长点。

  此间专家表示,在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若将经贸合作比作双方合作的骨和肉,那么文化交流则是当中的血,多姿多彩的文化交流合作始终在当中起着媒介和润滑剂的作用,且这种作用将越来越得到彰显和发展。(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