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谈《如梦之梦》: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如梦之梦》采用360度环形剧场,观众坐席被称为“莲花池”,图为效果图。(资料图片)
李宇春在剧中扮演医生。(资料图片)
导演赖声川(左)说写《如梦之梦》剧本时,灵感来得很快。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得主叶锦添(右)为该剧设计了400多套服装。(资料图片)
9月28日、29日,被称为“赖声川最大胆最惊人剧场史诗”的《如梦之梦》将在深圳保利剧院做本轮中国大陆巡演的最后一站演出。这部被赖声川默认为得意之作的话剧自从今年四月在大陆复排以来便成为话题,它的超级偶像派明星阵容、超级长的八小时演出时间、超级颠覆的莲花池舞台都足以让人们津津乐道,但它被称为“史诗”却另有乾坤,赖声川和制作人王可然向本报亲解了“史诗是怎样养成的”。
这是等了八年才看到的戏
“当年《宝岛一村》在大陆巡演时,我让宣传人员在海报上用了‘赖声川史诗剧作’这七个字,拿去给赖老师看时,他笑着说‘那你看到《如梦之梦》要怎么办?’”表演工作坊制作人王可然对本报记者说,他跟赖声川的合作自从《陪我看电视》开始,该戏当年在深圳举行全国首演,从此王可然就一直跟赖声川合作至今。他也对深圳产生了一种情愫,以至于表演工作坊的每部戏几乎都必须带到深圳来演出一次。
“我听了这话太好奇了,赖老师看我的表情,就把《如梦之梦》的剧本递给我,我连夜看完之后就给他打电话:我们要排《如梦之梦》!”王可然说到当时的决定,仍然是一副兴奋的表情,“可赖老师的回答是:你会破产的!”王可然没有被赖声川的话吓到,就在几乎所有人包括赖声川本人都告诉他做《如梦之梦》有多冒险时,《如梦之梦》已经在他心头徘徊成了一个不能不做的梦,“不管要亏多少钱,只要能把《如梦之梦》排了,就是我2013年最大的一件成就”,王可然把《如梦之梦》的项目从一沓白纸打印着的剧本,变成了现在观众们眼前的样子——赖声川对大陆版的《如梦之梦》只有一句评价:“这是我在最不考虑任何经济压力市场压力的情况下,导演思想做最自由驰骋的结果。”
《如梦之梦》是一部超级戏剧:超级长的演出时间、超级多的演员人数、超级难搭的舞台,这些在赖声川的脑子里自由驰骋的一切,在王可然手里要负责变成现实,它的制作费高达1000多万元人民币,全由王可然自己咬着牙贷款投资,“赖老师认为《如梦之梦》是他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我看了剧本之后,也认为它是这个时代华文戏剧创作的一个高峰。既然决定这个事有价值,既然决定做这个事那我就希望尽一切努力去实现这个价值。虽然我很清楚,这是能让制作人自杀的戏,但我用全部的力气完成它,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作为制作人,我希望的是不要给导演任何改变他创作自由的压力,是让观众走进剧场,看到导演艺术思想驰骋的自由。”
《如梦之梦》自诞生起至今13年的时间里,只演过三次。第一次是2000年在台北艺术大学首演时,观众只有200多个。第二次是2002年,应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毛俊辉之邀,排演了粤语版《如梦之梦》,被称为富有革命性。第三次是2005年,《如梦之梦》第一次在台湾商演,座位增加到500个左右。等了八年,2013版《如梦之梦》终于在大陆上演。首演于四月在北京保利剧院,经过改造的剧场能容纳约1000个观众。连演了十天之后,王可然悬在半空的心放了下来,几乎所有报道均用“剧场史诗”来称呼它,“它被称为史诗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剧场的颠覆,剧本的结构,所有外在呈现的视觉,而在与它狠狠地把中国当代戏剧的局面往远大处推了一下!”王可然说,“《如梦之梦》的成功,不是赖声川个人的成功,而是中国当代戏剧的成功。”
“一加一,再加一,大于三”
对于曾经一手打造出《暗恋桃花源》、《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宝岛一村》等“戏剧学院教科书”的赖声川来说,《如梦之梦》是他对于剧场娱乐化的一种抗拒的表达,“通过这个戏我希望能带出一种讨论:艺术到底值多少钱?这个钱阻挡它的演出是为什么?为什么看《如梦之梦》要等8年?有人说票价真的很高,但也没有办法,因为制作人不是要发财。”
中国戏剧史上,不乏长剧,比如需要三天才能演完的《牡丹亭》。但《如梦之梦》抛开所有华丽的外在,它实实在在是一部关于生命的史诗。赖声川在《如梦之梦》当中驰骋的思想,来自他的一个梦,这个梦他断断续续做了二十多年。“我还记得曾做的一个彩色的梦,在梦里面看风景。海边的日落,是我从没有见过的颜色。梦中的感受如此真切,醒来之后,我问自己:真实与梦,到底哪一个比较真?”1990年,36岁的他在罗马展览宫看到了一幅杨·布鲁盖尔的画。画里面的墙上、地上、人物的手上都是画,每一幅画中画都非常精致。“在一个故事里,有人做了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有人说了一个故事。” 赖声川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句话。后来它成为了《如梦之梦》的开篇。
《如梦之梦》有三个互相牵扯的故事,剧情虽各独立,但整体结构紧紧缠绕在一起。因此,上下本不能像四部、总长16小时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那样相对独立。它有一种“一加一,再加一,大于三”的效果。此外,它的铺垫和过场非常缜密,每个故事的意义往往可从另一个故事中折射出来,许多微妙之处必须看完整剧才能体悟。《如梦之梦》在两层时空结构中同时展开,时而奔流直下,时而又回旋往复。有人说它说的是轮回,有人说它说的是生死,赖声川说的是:“很多戏剧是在逃避生命,而《如梦之梦》是在直面生命和死亡。因为人生确定发生的事只有一件,就是死亡。我不会逼迫你去思考,我的东西一贯是为了使用者方便。我从来不觉得高级是来自看不懂。《如梦之梦》里的所有情节,都是来自于我和朋友的经历或生活感悟。”他很清楚,重要的不是创意和形式多绚烂,真正打动观众的是真实的人生。因为时长的关系,赖声川走到哪里都被记者问同一个问题:“为何要排成八小时,一分钟都不能少?”赖声川说:“它就要那么长。”
时隔13年,赖声川几乎没有为《如梦之梦》增加新内容,也几乎没有删掉什么。《如梦》里的开场故事在今天看来也许比十多年前更显得时髦。在这部戏序幕阶段,所有演员一起讲述了一个庄周梦蝶的故事。它其实来自赖声川22岁时写的一个短篇小说。那个时候他很迷阿根廷国宝级作家博尔赫斯,于是模仿偶像写了这么一个小东西,讲的是一个人可以进入到自己的梦,并且能够修建梦的图景。在《如梦之梦》之前,一直研习佛学的赖声川极少将自己的佛学感悟投射到作品当中。“过去我很害羞,不愿意把真正的佛法放到戏中,我担心万一有人误解了,或者是觉得不舒服,反而对佛教有反感,那对我来讲是一种很大的罪过。但是这一次真的很不一样。”于是就有了《如梦之梦》最奇特的一幕:演员不是面对面站着给观众演戏,而是绕着观众走,观众就像端坐在莲花池当中的佛,而演员是佛前的修行者。
“360度舞台”迄今无人尝试
《如梦之梦》的结构与视觉,是自首演以来最多赞许的地方。赖声川也不讳言《如梦之梦》最奇特之处,在于它完全颠覆了以往剧场的固有观剧模式,舞台和观众席掉了个,将观众座椅安在整个舞台的中央位置,宛如“莲花池”,它是将原有的舞台下降,并安上248个可360度旋转的座椅打造成的。平时的观众席被改装成表演区,如“日”字围着“莲花池”而设,并横穿过观众席。演员360度围绕观众进行表演,坐在“莲花池”中的观众跟随剧情不断顺时针旋转,而另外三侧没有演出的舞台便可以进行换景,因而演出与换景是同时进行的。2006年,赖声川把《如梦之梦》作为一个经典案例写进了《赖声川的创意学》里,但“360度舞台”迄今仍无他人敢尝试。
《如梦之梦》创造了一种周而复始的活动空间:当年轻的顾香兰(谭卓扮演)在旧上海的妓院华丽登场,中年的顾香兰(许晴扮演)婀娜绕着舞台行走,晚年顾香兰(史可扮演)在远处阁楼上诉说时,不仅舞台的虚拟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且舞台的真实时空也被发挥到极致。这种空间,让它得以成为一部活的话剧。由于取消了中心舞台,演员、话语和影像,包围了处在舞台中心的观众,情感也这样慢慢从四周渗透进观众群中。观众坐在活动椅上,追着场景的变化而运动,似乎也成了整个戏剧的一部分。它像人的命运一样,对着所有的方向敞开,却无始无终、无目无的。正因为是一部没有中心舞台的话剧,观众可以从这里,让自己的感受走向四面八方。
据舞美设计张哲龙介绍,由于观众离布景很近,观演顺序又基本是顺时针进行,他与导演赖声川商量,想要“玩一点空间,电影效果出来”,“整个戏中间是没有停顿的,很流畅,就好像电影的剪辑和运镜”。除此之外,坐在“莲花池”的观众四面都将被布景包围,完全置身于戏中。中间的观众只有在中场休息时才可以离开座位,因为离开座位必须要穿过环形舞台。
《纽约时报》的评论文章对2013版《如梦之梦》说,“《如梦之梦》可以称得上赖声川话剧艺术的集大成者,许多在他其他作品里浅尝辄止的手法,在这儿用到了极致”。赖声川不仅对中西戏剧艺术了若指掌,而且从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领域汲取灵感。无论是源自西洋画的故事套故事结构,还是受佛教转经启发的绕场行走,最终都化为赖声川的艺术来源。“八小时虽长,但赖声川话剧从来不闷,也不会云里雾里,它的哲理是潜移默化式的,让观众在笑声中、泪水中、呼吸中自然感悟出来”。
四问《如梦》
1.它有多长?
答:看场戏等于上一天班。
《如梦之梦》完整演出时间为8个小时,单是剧本身的演出时间为7个多小时,分成上下半场演出。《如梦之梦》在北京演出时,是分成两天来演完整部戏的,每天演四个小时,但是这次在深圳挑战“马拉松”,在一天里演完整部戏。9月28、29日每天从14时开始,中间还留了两个小时的中场休息让观众可以用晚餐。结束估计在23时左右。
2.它有多近?
答:一伸手就够到许晴。
被《如梦之梦》剧组称为“莲花池”的观众席在剧场中间,舞台在观众四周,部分观众座椅为360度旋转。观众离舞台非常近,近到什么程度?援引在北京看过首演的编剧史航:“许晴真好,像《西游记》的羊脂玉净瓶,莹洁而不透明……最后给伯爵献茶时,我被那气场死死按在座上,想着我跟这么凄楚骄傲的角色,只隔了一米,一米啊!”王可然承认,离舞台最近的观众,是可以一伸手就能够到许晴的。
3.它有多少人?
答:可以叫做百人浮世绘。
全剧演员共30个,李宇春扮演开场就出现的医生,胡歌扮演李宇春的病人,许晴扮演的角色很神秘,金士杰、徐堰铃和孙强、刘美钰将在不同场次饰演伯爵和江红,加上一人扮演不同角色的话,全剧共超过100个角色,从台北到巴黎,从上海到诺曼底,民国与现代,生与死、爱情与命运的故事,在观众四周依次展开、递进。叶锦添为全剧演员准备了400多套服装。
4.观看它要注意什么?
答:小心被道具砸到。
赖声川导演说:“我对演员要说的话,就是希望他们表演时不要把东西砸到观众(笑)。”(深圳商报记者 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