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30年青歌赛的困惑与坚守
郭敬明的导演处女作《小时代》在一片“痴迷”与“唾弃”中,收获了首日票房7000万的票房纪录。而在如今的全民选秀中,代表主流价值观的歌唱类选拔节目青歌赛也正遭遇着“小时代”。近日,“青歌赛30年”研讨会在京举办,学者、音乐人以及获奖歌手等共同探讨青歌赛的创新之路。
高处不胜寒
逻辑混乱的PPT、骄奢丑陋的价值观……尽管《小时代》遭遇了主流价值观的非议,但无奈,也只能看着死忠的粉丝们对其疯狂的追捧,这其中除了“不屑”,还剩下了“后怕”——“小时代”观众才是未来的主流受众。
今年六月,迟到了一年的央视第十五届青歌赛落下帷幕,自此青歌赛走过了31年的发展历程。30多年来,青歌赛一直坚持国内最权威的声乐歌唱比赛的定位。而随着时代审美的变迁,青歌赛的命运也从最初的万人瞩目到了今天的高处不胜寒。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央视得天独厚的条件下,青歌赛从诞生之日就一跃成为了国内对广大歌手身份认证的平台,这从第一届青歌赛的获奖选手如今在歌坛的地位就不难看出。而后韦唯、毛阿敏、杭天琪、付笛声、屠洪刚、解晓东、林依轮、满文军、谭晶,都通过青歌赛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流行歌坛的新星。
但自从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一炮打响之后,国内的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并迅速席卷了国内电视荧屏。作为老牌节目的青歌赛难逃被“小时代”受众束之高阁的命运。
路该如何走
我们总在说,国内电视荧幕中缺少原创节目。但是纵览当下电视选秀节目,充斥着大量的购买海外版权的节目,甚至有的是直接模仿。他们运用成熟的商业模式,迅速占领市场。这让成立之初并未在“红海”中厮杀过的青歌赛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但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青歌赛才是我国电视人自创的品牌,甚至早于那些海外版权的选秀节目。
从商业的角度上来说,和苦心创作、经营原创节目相比,买版权、请明星的烧钱方式是最简单易行且最有保障的方式。原创节目费时费力,而且没有经历过市场的检验,尤其是在国人原创能力较弱的情况下,节目的效果存在大量的未知数。而购买成熟节目版权,能够大量规避这些风险,并且大幅缩短节目制作时间,资金回流快,这个道理谁都能明白!
但是当今电视依然还是最具实力的传播平台之一,正如央视主持人张泽群所说,电视的产品是文化产品,电视是文化阵地。在这个平台上,原创节目的缺失,是文化阵地的失守!原创节目应该是我们永远不能放弃的。
原创节目的缺失和国人的创新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这可能牵扯到诸多问题,譬如创作环境的改善、知识产权的保护,甚至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些可能不是一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原创节目必须是电视人要一直坚守的阵地。
当然青歌赛也有自己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样是创新的问题。一个节目连续十几届、二十多年在形式上只做细微调整,节目形式简单,对观众缺乏吸引力。经过深度研讨的第十五届青歌赛做了较大的调整,有所成效。但青歌赛如何在坚守着最权威歌唱比赛定位的前提下,吸引更多、更广泛的观众,仍然是其未来发展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三十年的历程,青歌赛给观众留下太多的记忆和积淀。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青歌赛可能永远不能达到前几届大赛中那种万人空巷的效果。但是面对当下的电视环境,青歌赛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是大家最关心的,也是最值得思考的。
困惑1
迟到一年的十五届
按照青歌赛两年一届的惯例,第十五届青歌赛本应在去年举办。央视大型节目中心主任张晓海在青歌赛30年、15届节目中都或多或少参与过。据他透露,这是筹备时间最长的一届青歌赛。2012年,台领导对青歌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可以说我经历的历届青歌赛中筹备时间最长的是第15届。这个过程中召开了不下几十次的座谈会。”
张晓海认为,青歌赛必须坚守的是专业和权威,但是又不得不考虑这是一个以电视平台展示的声乐赛事,“我们不得不解决青歌赛过于简单的困难。于是在赛程中加入了快问快答、金牌主考、节奏考试。快问快答是综合素质,金牌主考是一对一的对于演唱水平的考核。”
据张晓海透露, 本届青歌赛启动仪式的收视率是1.51,单场最高收视是1.18,平均收视率是0.87。相比上届提高了52.37%。
困惑2
比赛与选秀的博弈
十五届青歌赛,走过30年的历程,能与之相比的大型综艺节目可能就是央视春晚了。和春晚一样,青歌赛在电视娱乐化以及新媒体的冲击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尤其是在选秀节目快速发展的近10年来,青歌赛更是日渐被冷落。
中国音协副主席孟卫东认为,我们倒不必过于悲观地看待青歌赛的冷遇,“青歌赛的形式是可以复制的,但青歌赛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央视的青歌赛。选秀是个节目,青歌赛则是比赛,而且选秀是录播的,声音是可以反复修校的,是一种节目,是一种表演,青歌赛是真正的比赛。”
第十五届大赛收视率达到50%的提高,对于青歌赛组委会来说,是个不错的成绩。但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青歌赛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当下青年人中的影响力远不及从前。青歌赛是应该削足适履,还是应该坚持品位、品格、品质来引领观众?
接下来的青歌赛该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可能谁也不能给出一个百分百的答案,但青歌赛和选秀完全不同的定位是大多数人都会认同的。正如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所说,青歌赛并不是要和选秀争受众,而是让受众也感觉到青歌赛有魅力。
坚守1
带着国人体温
1981年,“中国女排”夺冠带动了国内各种赛事的大热,而青歌赛就诞生在这个时期。纵览当下国内电视台中的选秀节目,不是从英国购买,就是从荷兰引进,却缺少的是像青歌赛这样带着中国人体温的自有品牌。
张颐武说,“中国购买海外版节目的模式已经拉高了全球的节目模式的价格。这种方式使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制作、创意方面的经验,这个很好,但另一方面就是本土原创与中国人的感情和日常生活离得越来越远。”央视主持人张泽群说道,“国家贸易部有一个部门叫做配额局,配额局将进出口限制在合理范围,一定程度上保护国产品牌。而电视是文化阵地,产品是文化商品,这也应该有配额。”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好声音》的荷兰原版《Voice of Holland》以及英国电视台推出选秀鼻祖节目《流行偶像》的诞生都晚于青歌赛。正如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所说,青歌赛在电视模式上是一种贡献,是我们独创的。
坚守2
维护自有品牌
顺应时代的发展,应对当下的激烈竞争,是青歌赛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张颐武看来,青歌赛要做到“跨群体、跨文化”的传播,“不仅要吸引对专业有追求的人,也要吸引公众,把看热闹的人也吸引过来。现在有一些亮点非常重要,就是知识考试。除了看唱歌,也要看文化考试中的千姿百态,这个亮点要继续加强,更戏剧化。”“我们的电视剧很受非洲人民的欢迎,青歌赛也可以先进入到第三世界国家,逐渐再向发达国家拓展。青歌赛选手也可以到全球各地去跟侨办结合起来,传播中华文化。”
曾获第十一届青歌赛职业组民族唱法金奖的雷佳谈到,自己虽然获得金奖,但是获奖后在镜头前展示的机会并不多,“而《星光大道》的做法是不停地举办周赛、月赛、年赛,把获奖的选手再请回来参与其中。”《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在对青歌赛的建议中也说道,“就要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平台,让他们保持知名度,扩大知名度,这样的话青歌赛对青年歌手才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
■回顾
1984年
第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不分专业组、业余组,不分唱法,用录像的方式隆重播出。第二届大赛,根据专家和观众的建议,开始按专业和业余划分组别,同时首次划分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并且改为现场直播。
1990年
第四届青歌赛是推出歌手最多的一届,万山红等各个好手纷纷夺金摘银捧铜。第五届青歌赛,陈红以《拥抱明天》等参赛歌曲取得好成绩。刘斌登上冠军台,江涛、孙悦、毛宁也被广大观众喜爱。
1998年
第八届青歌大赛上,增加了团体比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从第九届青歌赛开始,青歌赛增设监审组,一批新生代音乐人和歌唱家登上评委席。
2002年
第十届大赛增加了声乐技巧考核,来自西藏的牧区姑娘索朗旺姆一曲夺冠。阿里郎组合也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朝鲜族歌手代名词。
2004年
第十一届大赛,乌兰察布组合和太阳雨组合分别成为了湖北和云南的民间声乐艺术名片。大赛首次采用个人决赛中的分轮淘汰制。
2006年
第十二届青歌赛新增了原生态演唱形式。而在接下来的第十三届、十四届青歌赛中,又将合唱纳入比赛品种,同时取消了职业组和非职业组分类。
出路1
新媒体的加入
今年的青歌赛设立了网络组,并且来自俄罗斯的选手入围决赛。央视网络传播中心主任汪文斌认为,老品牌与互联网亲密结合是创新的必经之路,“有一个数据统计,在去年年底,美国已经有500万个零电视家庭。在我国到底有多少家庭没有电视了,还没有具体的数据。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家里有电视,但是已经不开电视了,据数据统计,今年开机率很低,只有30%。即使家里有电视,看电视,这次青歌赛出现的情况也是说一手遥控器,另外一手是鼠标或者手机,欣赏和评论两不误。新媒体的参与和加入是一个顺应时代的要求。”
而张颐武认为,与互联网平台进行更多的合作,这是一个大趋势,与时俱进,跟时代结合,这个步子可以更大,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展示。
出路2
小众式的坚守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团长黄小曼在四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排演过几十部中外歌剧。她说道,“我们搞歌剧的就完全是小众文化,怎么让它坚持下去,应该说难得多得多,因为歌剧本身就是大制作又不一定能够盈利的剧种。作为一个国家,要不要留这个剧种,那是肯定的,因为它是主流文化。所以我们就是坚守,无可非议地坚守。”
青歌赛代表了近现代中国音乐声乐教育的主流,主流的思维、主流的方法和主流的成果,表现出这样的一种主流状态。而在这样一个娱乐泛滥的年代,青歌赛坚持自己的主流,就需要那么一点小众文化的坚守精神。青歌赛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发现输送优秀的音乐人才,这不是收视率能统计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提到,青歌赛建构了一个主流音乐文化体系。而文化的多样性是当下这个世纪的主流。就像生物多样性一样,进入到这个世纪,文化多样性是主流。作为一个国家的主流赛事,还应该有更广阔的空间和不断探索的精神。(记者 解辰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