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往事》上演 旧时代题材传达前卫精神
▲ 由韩再芬(右图)主演的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往事》在深圳保利剧院连演三场。 (演出方供图)
深圳商报记者 祁琦
作为本届文博会艺术节的重点展演剧目,由王延松执导、韩再芬主演的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往事》昨晚在深圳保利剧院上演,16日、17日还将在保利演出两场。2012年首演后,《徽州往事》得到了黄梅戏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悲情故事中的女性觉醒
《徽州往事》于2006年开始策划,编剧谢熹历时6年打磨剧本,讲述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悲剧故事。清朝后期匪患四起,美丽善良的徽州女人舒香满怀喜悦地等待出外经商的丈夫归来,却等来丈夫途中被杀的噩耗。肝肠俱摧之际,舒香又被以“通匪”的莫须有罪名逮捕,押往官府。在押送途中她机智脱险,隐姓埋名,嫁给一个忠厚能干的男人。多年之后,前夫的出现打破了她生活的平静,而两个善良男人的“让妻”之举,令她一声呐喊“女人一生为谁忙”,愤然出走,让带着悲悯苍凉的徽州往事具有一股醒世力量。
一个传统戏曲演绎的传统悲情故事,却传递出封建时代传统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主题,从而具有了鲜明的现实意义。“出走”代表着“叛逆”的姿态,这使得《徽州往事》比之韩再芬前作《徽州女人》,更具前卫和现代色彩。导演王延松说:“《徽州往事》虽有好的情节,并不是情节剧。《徽州往事》虽写社会动荡,并不是问题剧。”
坚持传统的黄梅调
作为当今黄梅戏的代表人物,韩再芬把剧中舒香对幸福的憧憬、对幸福的追求以及幸福破灭三个阶段的心路历程,以富有张力的表演呈现给观众,喜、嗔、怨、怒无不牵动人心。对于舒香,韩再芬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由于社会的动荡,这位知书达理、勇敢聪慧的女人始终没能等到幸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舒香遇到的两个男人都很善良,都深深地爱着她,但由于旧时代文化和价值观的缺陷,使得这位美丽善良的女人最终被幸福抛弃。”
《徽州往事》由著名导演王延松执导,在戏剧架构、故事节奏等方面新意迭出,但在黄梅戏之“魂”——音乐上选择了坚守传统。王延松坦言:“我不希望背离那些约定俗成的黄梅调,而是追求音乐与戏剧的完美平衡。我们只要观众全力关注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无意引导观众去注意音乐技法中所谓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把徽州老宅竹海搬上舞台
作为一台戏曲精品,《徽州往事》在舞美设计上不仅完全改变了传统戏曲一桌二椅单调的舞台呈现,也改变了半个世纪以来新编剧目每场时空固定的布景设置。它着意运用诸多徽州元素——古朴的村落老宅和精致的家具陈设乃至青翠的竹海都被搬上舞台,简约典雅,美轮美奂。而在启幕时,剧名以电影片名的手法凸显,伴之夺人心魄的背景音乐,刹那之间,喧闹的剧场便寂静无声,观众立时就进入了19世纪下半叶的徽州乡村。
而为了突出徽州的地域特色,《徽州往事》以浓墨重彩描绘了徽州文化。村庄与家族的合一、浓厚的商业风气、留守女人的坚强干练以及丧葬、结婚、生子、除夕、待客等等,构成了一幅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风俗画卷。而剧中徽派建筑的闺楼设计,不仅向观众传达了礼教森严的徽州乡村的时代特征,更为舒香后来对封建社会的反叛出走做了场景上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