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朱元璋"大部制"改革废掉丞相 直接统领六部

2013年04月09日 09:28 来源:深圳晚报 参与互动(0)

  从传说中先秦时代按照图腾命名的龙官、鸟官;到秦汉时期强调人治的“三公九卿”的出现,一时间丞相位高权重,连皇帝都得去丞相府议政;而隋唐时期“三省六部”的设立,让“部”第一次以清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六个部究竟掌管了国家的哪些方面,和我们今天常说的“外交部”、“国防部”是一个概念吗?再到宋朝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的建立,看似掌管着文武二柄,实则已经被皇帝牢牢把控着;明朝洪武十三年后,更是连丞相都不再设,由出身秘书的“内阁”成员充当皇帝心腹;清朝时的“南书房”、“军机处”看似重要,其实都是大臣在“兼职”。

  南京大学历史系老师武黎嵩说,中国古代的“部”从汉萌芽开始,到清末新政前,基本保持稳定不变,虽然各部门的名称可能会发生改变,但职能基本不变,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在中国古代这种静止的农耕社会里,统治者一直维持着一个小规模政府,在机构设置上尽量不折腾。直到明代,自秦时设立的丞相制度到朱元璋时画上了句号。朱元璋是怎么启动机构改革的呢?

  商朝时 保姆是高官

  中国最早的职官据说要上溯至三皇五帝时,当时以部落图腾为标志,作为官名,所以都叫龙官、鸟官……后来又把金木水火土和春夏秋冬结合起来,封以官职。尧舜时便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礼记》中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可见夏朝已有相当规模的政府系统。商朝时,政府组织机构更加强化,分为掌国政的卿事寮和掌神职的太史寮两大系统。寮,即尞(燎),《说文解字》中解释:“烧柴祭天也”,政府部门在屋内开会需烧柴照明,“寮”便成为政府部门的名称。寮又通“僚”,“群官为僚”,所以也可以理解为职官系统。据文献记载,当时“尹”和“保”是国王手下的最高官,又称“相”。保,原为保姆,姆,女师也。起初是贵族家庭的保育人员,保姆往往是王的心腹,由保育人员成为匡辅大臣。

  皇帝和丞相好比董事长与总经理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大帝国,但他没法包揽一切,于是便创建了一套政府班子。设丞相为文官系统的首领,太尉为武官系统的首领,又设御史大夫,让他独立于文武行政系统之外兼掌监察和会计(资料收集)。此外设立宫廷服务系统,管理皇族家务。

  “汉承秦制”,汉朝基本承袭了秦朝那一套官僚制度和组织机构,以秦制为蓝本,建立了“三公九卿”的政府体制。汉朝的三公沿袭秦朝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地位最高,御史大夫比丞相和太尉要低一个等级,他是丞相的副手;而太尉也常由丞相兼职。三公办公的地方就叫“府”,即行政机构。西汉初年,丞相权力相当大,竟然有和皇帝朝堂一样的百官朝会殿,甚至连皇帝也要亲临其殿议政,丞相府成为国家的领导机关和决策机关。

  丞相的权力非常之大,除了个人才能外,主要因为他们有一个听命于自己的官员班子,丞相府成为了国务行政管理的中心,府内设诸曹机构。相府里几乎所有的公务人员都由丞相自己决定,丞相大可以把自己的心腹全部安插进来,通常情况下丞相的意见和决策,皇帝也多需听取。武黎嵩打了个比方,“汉朝时丞相和皇帝之间,就类似于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关系,具体的行政事务,实际上都是丞相在处理。”

  为控权皇帝起用尚书做心腹

  到汉武帝时,这种现象才发生改变,为了控权,皇帝开始起用尚书。尚书是什么官职呢?起先尚书的身份很卑贱,当时有“六尚”: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尚书,多是些管吃管穿、铺床叠被的工作,可见地位是很卑下的。“尚书是其中管文案的,汉代将文章刻写在简牍上,用绳子系紧,再用泥封住绳结,在泥上盖印章,叫封泥,这样能保证竹简不被人打开,尚书就是负责给皇帝拆封泥的,即文献中的‘主发书’。国家实行双轨制,外面有一班行政人马,皇帝也有自己的机要系统,尚书就成为皇帝的心腹。东汉光武帝进一步利用尚书的职能加强集权,建立尚书台,目的就是为削夺相权。当高官领尚书事掌握了中枢机要决策大权后,尚书就从机要官变成了行政官。”武黎嵩说道。

  汉武帝后,皇帝有意削弱丞相的权力,汉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太尉为大司马,丞相为司徒,司徒、司马、司空三公制成立,三公制的设立就为不使任何一人独揽大权。风水轮流转,大司马(东汉仍称太尉)地位开始攀升,成为三公之首。但是要知道秦汉都是马上得来的天下,皇帝太知道军权的重要了,一直都牢牢抓在手中,所以太尉也只是时置时废,充其量只是皇帝的军事顾问,兵符在皇帝手中,没有兵符,太尉是不能发兵的,所以太尉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长官,并无实权。

  唐朝宰相成临时性官职

  唐政府基本沿袭隋制。三省始于魏晋,隋朝定制为政府中枢,三省首长皆为宰相。隋唐用“三省六部”制取代了“三公九卿”制,确立三省的首长为宰相,但其他官员也可临时差遣到中枢任职,也可以是宰相。所以这时的宰相不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需要有一个集体议政的场所,就是设于门下省的“政事堂”。门下和皇帝关系最为亲密,因此政事堂设在此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此时宰相们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了。

  唐高宗时,新建大明宫,此后历代皇帝都长居在此,取代原来的太极宫。这次移宫其实源于权力斗争,武则天对于太宗留下的旧中枢成员显然是不信任的,太极宫中枢三省被反对她的旧门阀贵族把控了,武则天唯有移居新宫,另立新署。移居新宫时,中书省和门下省虽随之迁入新宫,但是已被排除在宫禁之外。

  到了宋代,宰相的名号被统一称为源自唐代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有副宰相被称为“参知政事”。“平章事”也好,“参知政事”也好,都带临时性的差遣意味。唐朝开始使职差遣,就是皇帝临时委派一人任具体职务。唐代中期以后,这种差遣性的临时宰相越来越多,而原来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如果不带“同平章事”等官衔,则已经不能参与宰相的会议了。

  朱元璋废丞相直接统领六部

  朱元璋称吴王时,还没有动改革这个心思,而是仿照元制设立中书省,作为自己政权的基础,还设置了掌军权的都督府和负责监察的御史台。由丞相统率百官,领导礼、户、刑、工四部。

  到1368年,朱元璋称帝时,他又在四部基础上设了吏、兵二部,六部是中书省的办事机构。

  当时,丞相总揽全国行政,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帝的诏书都必须由中书省颁发,朝臣奏议也必须由中书省呈达皇帝。中书省权力的增大,军权架空,让朱元璋感到了威胁。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谋大逆”案发,受牵连被诛除的各级政府官吏达3万余人,朱元璋就此发布了《废丞相、大夫,罢中书诏》,罢除中书省,不设丞相,六部尚书归皇帝直接领导。

  “这样,皇帝实际上兼任了丞相的职责,既为国家元首,又为行政首脑。”武黎嵩说。

  “大部制”里的小学问

  延伸

  唐朝的“三省六部”中的六部

  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是国家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居于六部之首,官吏铨选是吏部最重要的工作,开元以前,科举考试都是由吏部主持的,后来才移至礼部。户部是中央政府管理财政、民政的职能机构。户口簿籍是国家推行均田制及征税派役的根据,所以朝廷高度重视。礼部最初是国家礼仪祠祭的机关,直到科举移属礼部,礼部的地位才真正得以提高。兵部是掌管全国军事军备的政府职能机构,差不多相当于“国防部”,历来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此外,兵部还要进行武举,选拔人才。刑部则是国家最高司法行政机关。工部是管理国家工程建筑的行政职能机关,在六部中排行最末。

  不入流的“吏”比入流的官还多

  在古代官员制度中,还有“吏”这个庞大的群体,值得关注。胥吏是官府中专门办理文书的低级行政人员。如果说官员是决策者,那么吏就是执行者。命令下达后,具体事情就摊派到吏身上,由他们去完成。吏的数量超过官的数量。吏里既有幕僚,他们是国家公职人员,国家给他们发俸禄;还有一些被称为幕友,则是由地方官私人聘请的,他们没有编制,工资也是由地方官私人支付。像师爷就属于吏。

  在古代,好的吏可以入官,叫“流外入流”;清代以后,吏表现突出,国家可以赏一个官给他;或者自己捐一个官。吏的工资究竟从哪开出来呢?一名得力的吏,一年工资可能得上万两银子,这就得从“仓耗”、“火耗”这样一些名目中来获得了。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