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武汉东湖“屈原像”曾被毁复原 烂泥中挖出胸像

2013年01月06日 08:30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与“大白象”为邻 命运更坎坷

  东湖“屈原像”曾被毁复原

  记者蒋太旭

  昨日,本报推出东湖“大白象”报道引起读者的兴趣和疑问——与“大白象”相距不远的行吟阁前“屈原像”,也是江城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雕塑之一,更是无数武汉人记忆中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记者昨日踏访现场并采访了相关知情者,发现“屈原像”的命运比“大白象”更为坎坷。

  屈原像位于听涛景区的行吟阁前,远远望去,超过3米高的雕塑基座和高达3.6米的屈原全身雕像,颇显凝重。屈大夫行吟湖畔,翘首问天,衣裾飘逸。虽然历经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屈大夫”仍巍然屹立,仿佛在向苍天倾诉他的满腔报国之志。

  踏访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年近八旬的雕塑家杨林先生。他介绍,自己退休前是武汉市工艺美术所高级工艺师,早在半个多世纪前,他与这尊雕塑的原创者之一周桐先生是同行,亦是师友,对这尊雕塑的诞生过程非常了解。

    一度被毁,烂泥中挖出胸像

  史料记载,屈原被流放时,曾到过武汉,东湖即为其行吟之地。杨先生介绍,为了纪念屈原,1956年,东湖建成了行吟阁,并在行吟阁前竖起了这尊栩栩如生的雕像。当年,这尊“屈原”全身像和“屈原”胸像一起参加了湖北省首届美术展览会并获奖。从此,屈原便成为东湖之“魂”,引来无数中外游客参观。然而,“屈原”却没有“大白象”幸运。1966年,屈原像被红卫兵炸毁,换上“工农兵”群体塑像,“行吟阁”也一度改名“红旗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屈原像才得以复原。“大白象”的创作者谢从诗先生当年曾参与复原工作。他回忆道,复原“屈原像”颇费周折,所幸他们在东湖梨园一处泥地里挖出了被埋掉的“屈原”胸像,虽然胸像头部已破烂不堪,但他们努力参照《长江丛刊》封面上的“屈原”全身像,按比例复制成3.6米高的泥稿,再制模翻制成白水泥像。这尊白水泥像,正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屈原像”。

  复原参考《屈子行吟图》

  2000多年前的屈原究竟长得怎么样,今人无人知晓。明代有一位叫陈洪绶的画家,依据屈原《离骚》、《怀沙》幽思、悲愤情绪,参照《史记》、《屈原传》对屈原长相“隆额、高鼻、瘦身”的记述创作出《屈子行吟图》。这幅传世之作成为后世人们有关屈原的戏剧、绘画、雕塑中,描绘、塑造屈原形象的依据。

  杨林先生介绍,东湖“屈原”塑像也不例外,但它不是陈洪绶《屈子行吟图》的再现或简单复制。东湖“屈原”塑像动态、构图、衣纹走向都与《屈子行吟图》极其相似,但它在塑造手法、风格、韵味、语境、样式上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杨林先生感慨:谢从诗与当时的另一位青年雕塑家陈国萍基本上恢复了“屈原”雕像的原貌,功不可没。但仔细比较一下还是有些细微的差距,如“屈原”像原作左臂广袖衣纹疏密变化、虚实相间、错落有致,但复制品同一部位的衣纹则近乎均等排列,稍显机械呆板。

  立于东湖听涛景区行吟阁前的“屈原像” (资料图片)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