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于丹“被哄下台”:当昆曲国粹遭遇世俗的谦恭

2012年11月19日 08:11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本报特约评论员 乔子鲲

  面对昆曲国粹,人们的崇敬之情不愿意被世俗的谦恭所打扰。显然,主持人没有把握这个观众心理,提出了让于丹上台。于丹也未必把握观众心理,一厢情愿代表观众表达内心的崇敬。

  一台几个小时的昆曲国粹,一队国宝级艺术家,昆曲迷们被深深感动。当文化知名人士于丹上台要代表观众向老艺术家鞠躬时,观众喊“我们不需要被你代表”,把她哄下台去。

  不能说北大学生素质低,尽管有解释说观众“大概一半是北大的,一半是校外的昆曲迷”,但不妨看成是学子对艺术的一种真诚。因为热爱,因为崇敬,所以容不得任何其他形式的对艺术的僭越,有观众就称“在一排镇国之宝面前,任何心灵鸡汤式的东西都是一种亵渎”。更何况这所高等学府早就有把不合格学者嘘下台去的传统,那些没有“金刚钻”的专家根本不敢揽在北大登台讲演这个“瓷器活”。

  也不能说被称为“文化超女”的于丹就是在借机附庸风雅捞名声,她的行为同样应该被看成是文化学者对艺术的一种真诚。于丹在微博中回应称,她只想鞠一躬,说一句话:“中国昆曲600多年,老艺术家们年纪加在一起也是600多岁,戏以人传,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传承着中国昆曲的血脉,对这份心甘情愿,我们所有爱昆曲的人深深致敬!”这份对昆曲国粹的热爱与崇敬,亦足见其赤诚。

  双方的“冲突”,更多的乃是因为一种世俗的谦恭所致。这种谦恭,极为常见于太多演出、文艺晚会、电视节目。说不完的感谢,表不完的祝愿,让观众陷入没完没了的虚情套话之中。说者或许真心,但听者早已不耐烦了,没有人有足够的耐心去听那种低水平重复、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致谢致敬词。即使是奥斯卡颁奖典礼引入幽默风趣的表达以调适观众气氛,人们也远谈不上欣赏而只能说是忍受罢了。

  寻常时候观众也许就忍了,毕竟这种世俗的谦恭无孔不入,观众也就被动接受。就像鼓掌一样,往往不代表内心的真诚,而只是一种机械性动作。但这一次在观众心里却非同寻常,面对昆曲国粹,人们的崇敬之情不愿意被世俗的谦恭所打扰。显然,主持人没有把握这个观众心理,提出了让于丹上台。于丹也未必把握观众心理,一厢情愿代表观众表达内心的崇敬。

  其实,对国粹艺术表达崇敬的最好方式,不是用世俗谦恭的方法,也不是用人们听滥了的那一套词儿。而是用对艺术的真诚欣赏去表达,让艺术家们自己来说话,根本不需要别人来代表、代言。

  “当时已经快散场了,观众非常希望能听听老艺术家说话,和他们沟通,所以一听有嘉宾讲话,就开始不耐烦了。”是以,世俗的谦恭还是留给世俗的场合吧,面对一些崇高的艺术,还是用崇高的方式。在一些神圣的场合,无声更胜有声。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