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明朝南京西水关酒楼遍地 李白常在此饮酒赏月

2012年10月08日 10:24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西水关旧影

今日西水关 现代快报记者 顾炜 摄

  粉墙黛瓦的古建筑、桨声灯影里的碧波荡漾,这是吸引多少文人墨客停留的“十里秦淮”美景。

  最近,有新闻称“内外秦淮河连通工程”已正式启动,待工程完成后,内外秦淮河便真正“牵手”,到那时游人乘坐内秦淮画舫不仅能从秦淮河的东关头沿着秦淮河到达中华门,还能一路向西,欣赏十里秦淮西段风光,使内外秦淮河的游览贯通。而这一举动也使“西水关”这样一个稍显生疏的词汇浮出水面——历史上,内外秦淮河水系其实便是在这里贯通的。

  历史上的西水关是怎样的?在古时各朝代有怎样的繁华?对城市有怎样的影响?《发现》周刊记者为你寻找被雨打风吹去的繁华。

  □现代快报记者 曾偲 郝多

  西水关是朱元璋

  建的水利工程

  从可找寻的老照片上来看,西水关似乎和普通的水闸码头没什么差别,因为被拆除的年代久远,南京西水关不如与之遥相对应的东水关著名。其实,东水关和西水关都是600多年前高超水利设计工艺的代表,是明初时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进行主城区建设、水系改造时,进行的两项大的水利工程。

  东水关位于南京城东南部,龙蟠中路通济门大桥西侧,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入口,也是南京古城墙唯一的船闸入口,被称为十里秦淮的“龙头”,西水关在水西门城墙南侧,连接内外秦淮河,是南京对外交往的重要水上通道,被称为十里秦淮的“龙尾”。

  “西水关与东水关古已有之,但是在明代有较大的整修,对南京城的地下水系做了大调整。”明史专家马渭源介绍道,“西水关在水西门南侧,背靠城墙上下三层,担当水利、防务两大功能,在功能设计上是非常精密的。”马渭源说,倚靠古人的这个地下排水系统,一般的大雨都不容易造成路面积水。“明朝迁都北京之后,仿照南京城地下水系疏通系统进行改造,所以每次北京大雨时,故宫一般都是不会积水的,因为它有良好的地下排水系统,这也是西水关、东水关这样的水利工程在当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据《古里秦淮地名源》里所考证,五代南唐时期,西水关被称为下水门,明代筑城时改建为西水关,设偃月洞。清代在下浮桥和偃月洞之间设有银台洞,又称云台洞。1935年,云台洞旧址建西水关防洪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仍然是小型防洪排涝设施。可见西水关在历史上,对于保护南京城免受洪涝之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外地人走水路进城

  必须从西水关下船

  除了防洪排涝,西水关在军事、政治、经济上也“大有作为”。

  据称,当时在修建西水关时还颇有讲究,有一些“小机关”:西水关有两道闸门、桥道和藏兵洞。一道闸门在城墙之内,另一道闸门在内秦淮河出水口,城墙之下留有多孔拱券式进水巷道,用条石封住,防止敌人的“水鬼”潜水入城,城墙从两道水闸之间堆砌而成。

  东水关与西水关建筑布局基本一样,两相呼应,中间所夹水道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最终形成了久负盛名的“十里秦淮”。可别看东水关、西水关建筑结构都一样,到了六朝以后,西水关的繁华、热闹却是当时东水关远不能企及的,与现在成相反之势。

  “西水关是内秦淮河的出水口,与长江相连,设有码头,算得上是南京‘进出口’的咽喉,也是当时南京城最繁忙的物资集散中心。”马渭源说,除了货物外,外地人如果想走水路进入南京城,也必须是从西水关下船,然后经水西门进城。“码头上也设有关卡,想要下船上岸的人必须得出示凭证,才可以进城。”马渭源说,这大概与洪武年间发生过的“间谍案”有关,“因为当时商业发达,有许多外国人也会来到中国,期间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之后,进出口管理也便更严格了。”

  现在正在进行的“内外秦淮河连通工程”完成后,便能使内外秦淮河相通,真正畅游“十里秦淮”。到那时游人乘坐内秦淮画舫不仅能从秦淮河的东关头沿着秦淮河到达中华门,还能一路向西,欣赏十里秦淮西段风光,使内外秦淮河的游览贯通。据西水关风貌广告图上解释,西水关风貌恢复后,全长3.13公里,从凤台桥到汉中门桥。规划串联沿线南湖公园、莫愁湖公园、水西门广场、汉中门广场,建构步行濒水风光带。

  明代西水关酒楼遍地

  人气最旺的有十六家

  “明清以来,三山门一带商贾云集,四方交易汇聚城门内外。三山桥横跨门外之秦淮河,桥下旅舟商舶络绎奔凑,岸边码头货栈鳞次栉比,三山门商势繁盛一时。”在西水关遗址附近,现代快报记者见到了一块“三山门遗址碑”(即水西门),碑文中如此记录当时西水关水闸码头商贾之盛况。

  “当时整个秦淮河都是繁华之地,当然作为码头的西水关格外繁盛。”马渭源说,要想了解当初的繁华之貌,就看一幅名为《南都繁会图》的画作,“这幅画号称‘明代的清明上河图’,全面地反映了晚明南京城市生活的面貌。”

  这幅历史长卷长350厘米、宽44厘米,生动地描绘了明永乐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画面从右至左,由郊区农村田舍始,以城市的南市街和北市街为中心,在明皇宫前结束。画面主体部分表现的是道路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和摩肩接踵的人群。许多店铺在自家门前还挂上了幌子来招揽顾客,有粮店、茶叶店、鞋店、珠宝店、布庄和当铺等等。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东西两洋货物俱全”“川广杂货”“万源号通商银铺”等店招,这正是西水关作为“进出口”咽喉的真实映照。

  当时,在西水关一带因为商业贸易发达,成为商贾云集之地,自然也便带动了饮食、服务行业的发展。“当时西水关酒肆遍地,最著名的便数明朝‘花月春风十六楼’了。”南京市文物局研究员、秦淮河文化专家王引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过。而这十六楼便是指江东、鹤鸣、醉仙、集贤、乐民、南市、北市、轻烟、翠柳、梅妍、淡粉、讴歌、来宾、鼓腹、重泽、叫佛这16个当年人气最旺的酒楼,足以反映西水关当年的繁华。

  “百余年来,随着南京市区向北扩展,商贾集散中心亦逐渐推移,然此地崇商之遗风犹存。”“三山门遗址碑”碑文最后如此写道,似乎寓意着“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单看眼前这片流水,已经想不出当年的那份繁华了。

  李白是孙楚酒楼的粉丝

  据新闻报道,西水关除了连接内外秦淮河外,还将设景观广场复建“赏心亭”和“孙楚酒楼”等历史古迹。

  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建康城西美景全可观,秦淮河上的曲歌尽可闻。悦目赏心,难怪称为“赏心亭”。“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提到的赏心亭为金陵名亭,赏心亭在南宋时为金陵第一胜迹。

  而孙楚酒楼更有“诗意”。据说晋时,太守孙楚来到水西门的一座酒楼,诗兴大发,狂饮高歌,常与客饮宴赋诗于此,店主随后就把酒楼更名为孙楚酒楼。唐时,诗人李白常与文人酒友在此饮酒赏月赋诗,更引得李白写出“昨晚西城月,青天垂玉钩。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的美句,酒楼因此又被称为太白酒楼。

  至明清,孙楚酒楼成为南京重要一景,在乾隆《金陵四十八景》中,第十三景即“楼怀孙楚”,可见酒楼在当时影响之大,孙楚酒楼复建地点与旧址相去不远。

  西水关出土的沉船

  最大可载重60吨

  西水关的繁华从考古发现中也可力证。20世纪80年代末,西水关出土一批六朝、隋、唐、宋、明、清等各个时代的文物。

  原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现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教授周裕兴介绍,1986年为了净化秦淮河水质和开发十里秦淮水上旅游,南京市政府曾经拨款在这里建设泵站和码头,而在修建过程中,古河道内先后出土5艘木船和陶瓷、铜器、铜钱、铁剑、金镯等文物。据当时的报道,水底的这些宝贝上起战国、下迄明清,尤其是最大的一艘隋唐沉船,宽6米,长度在30米左右,可以载重60吨!还有些小船,据推测是战国时代的独木舟。

  “当时这个工作是南京市博物馆在做。”周裕兴说,上世纪80年代,对文物考古并没有太重视,留下的资料十分有限。

  “当时清淤修闸,水一抽干,底下淤泥里,看上去好像有一些散架的木头,木头里还有一些六朝,包括唐代的遗留物。”周裕兴说。那些木头虽然没有做考古,但周裕兴推断是沉船,据史料记载,六朝时,遭遇一次大风,河上沉船达万余艘;直到五代筑城,将秦淮河圈入城内后,河面日渐狭窄,大船再也进不了城。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周裕兴的认可,“西水关那个地方,和长江交汇,是个面积很广阔的河口,如果是六朝的船,大风浪导致沉船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些文物的发现,印证了史籍记载和地质资料。原来,在4000多年前,秦淮河改道,当时河面宽广,海船可以直入,但风浪也很大。“那时西水关是秦淮河和长江交汇的地方,是一个大的港湾,长江里的船只如果遇到风浪大时,可以到秦淮河这里避风。”周裕兴介绍,别看现在内秦淮河只有二三十米宽,那时有100多米宽。

  至于当时西水关的繁华,“那是必须的,沿着秦淮河嘛,秦淮河两岸哪里不繁华?六朝以后,一直都是南京最热闹、居住商贸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况且还和夫子庙相连。”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