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文字狱六大冤案:毁掉意义堪比哥白尼的发现(2)
戴名世只因一段文字被杀
戴名世《南山集》案,发生在康熙朝后期。
戴名世,桐城人。自幼聪颖,恃才傲世,遍游中国,名满天下。 57岁那年,会试第一,殿试一甲二名及第(榜眼),授翰林编修,参与编纂明史。戴名世曾著《南山集》,其中有根据方孝标的《滇黔纪闻》来议论南明史事,用南明年号,甚至还有顺治杀崇祯太子的议论。康熙五十年,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检举戴名世“妄窃文名,恃才放荡……私刻文集,肆口游谈,倒置是非,语言狂悖”。康熙命刑部查处。于是一场文字大狱就此开幕。
康熙处理此案,快刀斩乱麻,除戴名世、方孝标两族外,牵连甚众,为《南山集》作序的、刊刻的、贩卖的,与戴名世交往的很多人,均得罪被捕,其中有大名士方苞、王源等。
此案原以“大逆”论处。这样戴名世将凌迟处死,其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十六岁以上者将悉数被斩,十五岁以下者及女眷将发边流放;为《南山集》作序者方苞也要处以绞刑;与此案有涉的方孝标家族也将被一并治罪。
在定性上,康熙很冷静。他对此案中的所谓“悖逆”文字其实并不在意,因为康熙朝那些明朝遗老王夫之等人的文字远在其上,康熙都能不予追究。但康熙最终还是没有放过此案,只是从轻而已。康熙五十二年,康熙皇帝下诏:戴名世处斩,已故的方孝标发棺“戮尸”,戴、方族人流放宁古塔。
宽容的康熙为什么硬要成此冤狱呢?有人说,都怪戴名世关于前明太子被害的那段文字。虽说那段文字说的是多尔衮,但康熙在几年前刚用同样的手法把崇祯最后一个儿子以“冒充”罪名诛杀,而且杀了他全部的儿孙。对号入座,康熙自然不快。戴名世不知忌讳,悲剧自然难免。
尽管如此,康熙仍高抬贵手。为《南山集》作序的方苞,原定死刑。后来,康熙皇帝亲笔批示“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免死出狱,以平民身份入南书房做皇帝的文学侍从,后来充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朝又累迁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充《一统志》总裁。乾隆元年,再次入南书房,充《三礼书》副总裁。因病告老还乡时,乾隆帝还赐翰林院侍讲衔。方苞大难不死还有后福,似乎要感谢康熙皇帝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