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布与郑和有关旅游景点图 多数免费
记者 李花
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在他60余年的生涯中,除了七下西洋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是在南京度过的。南京称得上是郑和的第二故乡。你知道哪些景点和郑和有关吗?昨天,在2012中国航海日活动90天倒计时仪式暨专题网站上线发布会上,中国航海日专题网站(http://zh.nju.gov.cn)首次公布了“郑和与南京的旅游景点示意图”。南京市副市长陈刚说,这些景点多数免费,以后会全免费。
景点一 南京宝船厂遗址(鼓楼区漓江路57号) 看点:宝船的雄姿
宣德八年(1433)七月,郑和船队回国后,由于郑和已去世,船队难以接着再下西洋,所有宝船统统返还宝船最初的基地——南京宝船厂驻泊、封存。从这时起,直到宝船朽坏为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宝船厂遗址成了郑和宝船的“展览馆”。现在这里仍存有当年部分作塘(船坞)遗址。宝船厂的旧址,在今上保、中保、新华船厂和三汊河南街一带(原下保);上保、中保、下保,从明代起就叫做“宝船厂”。
景点二 马府及马府街(白下区太平巷一带) 看点:郑和公园
马府即郑和的府邸。郑和本姓马,被明成祖朱棣赐姓郑,因当时郑和在南京地位显赫之故,便被改称作马府街,并一直沿用下来。据南京市文管会等部门1983年对郑和府邸遗址进行调查的结果,南京郑和府邸应以马府街一带为中心,包括原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新安定会馆及现在的郑和公园在内。其南侧可能到白下路,北则为太平巷,西抵太平路,东抵长白街。
景点三 天妃宫(下关区建宁路284号) 看点: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首次远航西亚及东非沿岸,开辟了横渡印度洋的新航线,所历风涛之险,访问海外国家之多之远,远非前三次下西洋可比。为纪念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航行,特立了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是唯一的一座由永乐皇帝撰写碑文记念下西洋之事的石碑。明朝初期在南京建的几座天妃宫早已无存,所幸《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现基本完好,真可说是弥足珍贵。
景点四 静海寺遗址(狮子山西南麓) 看点:《南京条约》史料
静海寺是明朝初年为纪念郑和出使西洋,平安往返于海上而建造的佛寺。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归来,即将从海外带回的海棠种植于寺内。1937年冬,日军进攻南京,此寺大半被毁。1987年南京市政府决定重建静海寺,用了一年时间,于1988年底在其原址偏西处,重新复建了占地628平方米的静海寺,并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
景点五 浡泥国王墓(雨花台区铁心桥) 看点:穆斯林特色的名胜风景区
泥国即今文莱苏丹国,永乐六年(1408)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来中国访问,八月乙未(二十日)抵达南京,受到明成祖朱棣的隆重接待。同年九月,麻那惹加那乃忽然患病,经医治无效,不幸于十月乙亥(初一)逝世。明成祖尊麻那惹加那乃的遗愿,以王礼将他葬于南京城南石子岗。自1958年5月12日浡泥国王墓被发现以来,已进行过6次维修,现又进一步辟为具有穆斯林特色的名胜风景区。
景点六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遗址(晨光厂附近) 看点:石龟
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宝塔,是明成祖朱棣在准备迁都北京时,为报答父母(父亲朱元璋、生母碽妃和养母马皇后)的恩情而决意兴建的。该寺自永乐十年(1412)十月十三日午时动工,特准按皇宫规制建造,由郑和与另一名太监汪福主持其事。大报恩寺大殿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遭雷火被毁,琉璃宝塔在咸丰六年(1856)太平天国战争中毁于战火。今天,在大报恩寺的原址,仅存两处石龟,高约7米,其中一个石龟背上还保留下10多米的石碑,可惜碑文已辨认不清。
景点七 净觉寺(城南三山街) 看点:墙壁
宣德五年(1430)净觉寺遭火灾被毁,此时恰逢郑和准备第七次下西洋的前夕,明宣宗特准郑和的奏请,动用国库资金重建净觉寺。重建后的净觉寺较前扩大了规模,北至砂硃巷,东南至大街,西达马巷。清代又有过两次重修,嘉靖年间重修时还敇建砖雕牌坊一座。现在净觉寺砖雕牌坊虽然是近年重建的,但上方仍有“敇建”二字,以保持当年风貌。位于城南三山街(现址在建康路41号),初建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系南京最早的一座清真寺。
景点八 郑和墓(牛首山) 看点:28级台阶
郑和1433年在印度古里逝世后,被明宣宗赐葬于此。墓所在之小山,当地农民称之为“回回山”,称墓为“马回回墓”;墓不远处有个叫“郑家村”的小村庄,村民自称他们祖辈世代看守墓地。198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580周年前夕,按照穆斯林葬仪的习惯、规格和风貌,重修了郑和墓。新墓选用优质青石砌成墓园及墓盖石,墓前有28级台阶,象征郑和有28年航海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