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发现史上最大炮台遗址 仅剩二十多平方米

2012年04月13日 11:28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记者 于峰 通讯员 张智峰

  乌龙山炮台很难找

  在《中国文物报》刊登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南京地区发现的新成果”中,“乌龙山炮台遗址”赫然在列,其年代被定为“清”,地址是“栖霞区尧化街道的乌龙山”上。但是,记者询问了几位文物专家,却没有人能够说出炮台位于乌龙山里哪一个具体位置。

  大部分南京人对乌龙山并不熟悉,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南京有一座乌龙山,容易将其与曾风靡一时的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中的乌龙山混为一谈。的确,位于栖霞区长江边的乌龙山距离主城区很远,名气不大。

  乌龙山位于长江二桥和长江四桥之间江段的南岸,呈扇形分布。山不高,海拔只有72米,其面积虽无法和幕府山、青龙山相比,但也绵延十几里,分布着多个山头,地理位置很险峻。

  由于乌龙山位置偏僻,周围多为公司厂房,几乎没有居民区,平日里来乌龙山游玩的人也不多。山里野草杂树丛生,荆棘遍地,要在乌龙山里找到炮台遗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据记者了解,此前也有很多文物爱好者、网友结伴去寻找乌龙山炮台遗址,但基本上都无功而返,有的网友在乌龙山里转了一整天,也都没有找到此炮台的一点痕迹。

  这是南京史上最大炮台

  “我一定要把乌龙山炮台找到,这是我心里的一个情结,因为它是南京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个炮台!”“九乡河水”说。

  据“九乡河水”和“西北麦客”等网友提供的资料显示,乌龙山炮台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是南京最早的炮台。

  它雄踞长江南岸,是长江上的重要要塞。同治十三年炮台重建后,共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其中有明台5座,暗台11座,装炮21门。光绪三十一年(1905),铁良在《密查沿海各省防备折》中说:“金陵一路炮台,乌龙山扼下游来路……”,当时的乌龙山装备了后膛炮、快炮12门,配备官兵一百多人。据记载,清末名将吴长庆(浦口至今还保留纪念他的吴武壮公祠)曾率领庆字营500名官兵,在乌这一带驻守过。

  民国时期,乌龙山炮台被沿用,编为江宁要塞第五台,简称“龙台”。抗战初期,在南京坚守过的炮台军官瀛云萍在《坚守乌龙山炮台》一文(收录在《南京保卫战》 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回忆,当时的江宁要塞辖有“龙”(乌龙山)、“虎”(老虎山)、“狮”(狮子山)、“马”(马鞍山)、“雨”(雨花台)等炮台。乌龙山炮台西侧有一个乌龙庙(始建于唐代,乌龙山因庙而得名)。

  中日战争爆发之前,国民党军在乌龙庙东北侧设置了一个“甲一台”,装备四门八八式高射炮,“一方面与‘龙台’合力防江,一方面致力于防空。”

  瀛云萍还提到,南京失守之前,乌龙山炮台的指挥官姓杨,“(他)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少校,是从清朝末年就在该台当兵的两朝元老,积三十多年之劳苦,逐级升任到少校台长。杨台长虽无多少文化,但举止言谈文雅,相貌堂堂,不愧是乌龙山中的小大王……(附近)居民多是逐年在‘龙台’退伍的军人及其后代,杨台长非但有指挥龙台官兵之全权,乌龙山一带居民对杨台长也无不唯命是从……”由此可见,民国时期,乌龙山炮台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当地居民几乎都与炮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网友找了五次才找到

  据记载,民国时乌龙山炮台一共有炮位14个。其中,江边下炮台有炮位3个,下炮台与中炮台之间有炮位1个,中炮台有炮位3个,上炮台则有炮位7个。炮台大门外就是旧时的窑头村。除了炮位以外,还有台长室、士兵室、操场、厨房、厕所、守卫室、弹药库、地道、水池、瞭望所等附属设施。

  乌龙山炮台曾饱经战火,抗战胜利后弃之不用。这座南京史上最大的炮台从此渐渐湮没无闻,到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它具体的方位了。

  由于经常在文史书籍里读到“乌龙山炮台”这个名字,家住栖霞区的“九乡河水”一直想找到这座炮台的遗迹。“找起来很不容易,乌龙山范围不小,山的北面,也就是靠近长江的那一面,多为悬崖峭壁,地势险峻,难以攀登。”

  在前往乌龙山五次,每次都要花去一两个小时的找寻以后,“九乡河水”终于在一个小山峰上找到了当年乌龙山炮台的一个明台工事遗址,“真的不容易啊,这可能是庞大的乌龙山炮台留下的唯一遗迹!”

  草丛中藏着残破工事

  昨天下午,记者和“九乡河水”一起去寻访乌龙山。一行人先来到乌龙山脚下的乌龙山路,从路边的一条碎石小路上山,记者看到,山间有一个小湖泊。沿着湖泊的右手边走入树林,记者眼前出现了不少坟冢。此时,记者看到山间有一条简易的登山步道,沿着台阶走十分钟,山上出现一座编号为74号的高压电线塔。塔的西侧地面上,出现了不少混凝土水泥块。

  “炮台遗址就在这附近了!”顺着“九乡河水”手指的方向,记者果然看到,草丛中有一个残破的混凝土结构工事。走近后,记者发现,工事表面的中间,有一个垂直的通气孔,孔约1米多深,孔下有一条1米见方,长约3米的通道,通向工事的一侧。

  这个工事表面约20多平方米,呈不规则多面形形状。带孔的一侧,与山体有1米的距离,高约2.5米,人可以下到底。侧面的通道口,位于工事的中间位置,其他几面则与地面差不多平。

  “九乡河水”说,这是一座“明台”,“你看,这里很开阔,地势较平坦,正对长江,这个工事里架设大炮,可以有效地阻击从江北或者江面上杀过来的敌人!”

  至此,一直藏在乌龙山深处的炮台遗址终于浮出水面,这也是继清凉山炮台、狮子山炮台、老虎山炮台后、东炮台遗址之后,南京又一处被找到的重要炮台遗迹。

  不过,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国时期,乌龙山炮台包括十几座明台、暗台,很显然,这只是其中一座。究竟乌龙山里还有没有其他炮台遗址,乌龙山炮台又上演过哪些血与火的故事,“老南京”版也将继续关注。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