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仪三斥文保乱象:中国古城墙只有三座半是真
“中国有近20000个城镇,其中有2000个是历史古城镇。但是这笔宝贵的文化资源,如今还剩下多少实质内容?以古城墙为例,看似到处都有,但只有三个半是真货(荆州、平遥、新城和半个西安),其余都是假货,是近年来重建的,最多也就是夹杂着些遗址。”这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家历史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昨日在沪进行演讲时所说的。同时,第三届苏浙沪文物执法培训交流会议在本市召开,苏浙沪文物执法部门的有关领导及近百位一线文物执法人员出席。阮仪三面对现场的文物保护执法人员,表示鉴于听众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他着重要讲的是目前我国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上急需改变的乱象、困境。
大兴土木重建
都在随心所欲
“全世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有110多个,中国名列其中的只有丽江和平遥两个小型城市。为何像十三朝古都洛阳、元大都和明清首都北京以及历史上的开封、西安等大城市没有评上,关键是老建筑都被拆毁,没有好好保护。”阮仪三指出,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大规模的城市老建筑的拆迁之后,很多地方如今已经意识到老建筑的重要性。于是,各地又兴起了一股大兴土木的复古风。“北京琉璃厂修了个明清一条街,随即全国很多城市都陆续出现了明清一条街,姑且不论建筑样式是否对头,单是到处都在用红色的廊柱就大错特错了。这个颜色在古代是不能用在民居上的。如此臆造的仿古建筑是否让稍有历史知识的人看了可笑呢?”
另一个全国各地都在建造的当属古城墙。中国有千年历史的古城上千个,城墙绝大多数都已经拆毁,如今已经或正在重建的不在少数。阮仪三说:“中国的城市建筑历来都是遵循一定之规,相关的文字记载在周朝的文献中就有。城墙的造法是有讲究的,一座城墙上要有72个马面、3000城垛,这不是想当然的。而现在重建的所谓古城墙基本都在随心所欲。”
缺乏整体规划
造成桂林、杭州之憾
“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并非仅仅是保护建筑本身。”阮仪三认为,历史文化建筑乃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不拆除老建筑上。“不少地方政府没有整体规划,或者耐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简单认为不拆老建筑就算保护的大功告成。”“历史建筑之所以是种文化,关键是环境、氛围的协调。”阮仪三举例说:“当年小平同志接受专家意见下达了‘保护苏杭’的指示。结果,苏州守住了,老城区里不见高楼,整体氛围很协调;杭州却高楼林立,堪称国之瑰宝的西湖在申遗时,只能申请景观类,因为周围环境都破坏了。”让阮仪三担忧的是,这样让人痛心疾首的事还在发生中。“桂林市区有十多座山峰,造就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现在,山峰旁边却建起了高楼,桂林方面请我去,我当场就批评,如今是‘桂林高楼甲山水’。”
要“延年益寿”
不要“返老还童”
“胡庆余堂修缮之后邀请业内人士参观,一位同行的学者讲,修得比原来还要好。这是损人的话,修缮怎么可能超越原作呢?”阮仪三指出,保护老建筑的修缮工作应当是“延年益寿”而非“返老还童”,否则无法保留历史文化建筑的原真性。现在很多古建筑保护工程当中,补补贴贴之后要刷一遍漆,有文革标语的一定要铲掉。这一刷、一铲,抹去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留存,反映的是急于求成的心态。“一朝一夕是无法恢复百年、千年传承的,急于求成做出的只能是表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