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三屠英烈墓竟成“养鸡场” 墓冢上常见鸡粪
通讯员 陈丽霞 记者 江跃中
“300多年前,率领城中百姓宁死不投降的‘二黄先生’的墓地‘嘉定三屠’英烈墓,如今竟然成了附近居民散养鸡的场所。”如此荒诞的景象,让前去拜祭的嘉定区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区委副主委孙武无法理解。孙武为此提交提案,呼吁市、区政府联动,尽快修缮这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设施,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记者昨天获悉,嘉定区文广局已对提案作出回应,将采取措施加强对“嘉定三屠”英烈墓的修缮维护。
尽管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地却十分难找
尽管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黄先生”墓地却十分难找。记者跟随孙武,在“二黄先生”十五世孙黄华旗的引导下,沿嘉松北路找到顾垒村的位置,再沿着一条宽不足5米的小路向东,在深巷中拐过几个路口才到达。
墓园门前的石板路坑坑洼洼,紧邻的是几家私营小工厂和一个废品回收站,一辆等待运废品的三轮车正停在墓园大门口。木制的大门年久失修,已经无法合拢,平时只靠一把生锈的铁锁把关。
守墓人是一位70多岁的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退伍老兵,说起墓园的境况,他有些激动:“路没人来整修,树也没人来养护,更糟糕的是,有人故意在墙根挖洞,把家养鸡放进来,台阶上乃至墓冢上经常出现鸡粪。”
记者看到,在墓冢后侧树林里散步觅食的鸡群,因受到惊吓,它们很快从一个30厘米见方的墙洞钻了出去。墓园内,除了墓冢,仅有两块斑驳不清、简单介绍人物的石碑,十分简陋。
据史料记载,“二黄先生”是指黄淳耀、黄渊耀兄弟。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军令十天之内,全国百姓一律剃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族百姓纷纷反抗。嘉定人公推黄淳耀、侯峒曾出面,领导居民坚守不屈。城门被攻破后,侯峒曾和黄淳耀、黄渊耀兄弟壮烈殉节,城中无一人投降,清军怒而屠城。此后,嘉定人又组织了两次反攻,失败后又遭两次屠城,史称“嘉定三屠”。
建议尽快修缮整治,并提升管理、拓展功能
“嘉定的反抗运动是当时全国最惨烈的,‘二黄先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精神是嘉定精神中最为可贵的,后来人理应缅怀和铭记。”孙武说。他提案建议市、区政府联动,尽快修缮墓园基础设施,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迁出废品收购站、工厂等明显影响墓园形象的经营单位。
另外,应提升管理、拓展功能,希望将墓园对面闲置着的休闲绿地纳入整体管理,建成纪念公园,陈列展示有关这段历史的文稿、图片、实物等,成为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