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樊锦诗3个提案绕不开文保 还要为数字敦煌要钱

2012年03月15日 14: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樊锦诗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记者 李 琤

  “数字敦煌没有完成,钱还得继续‘要’。”说起敦煌,樊锦诗这位在两会妇联小组会上寡言少语的74岁老人陡然来了精神。连续担任4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樊锦诗是甘肃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分配至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至今,她从事石窟保护、管理、及石窟考古方面的研究达49年。

  “数字敦煌大概要2.6亿元人民币,国家拨1.8亿元,剩下的还需要自筹。”樊锦诗伸出手“算账”。2010年,数字敦煌工程的国家扶持资金到位,项目启动,到目前为止,球幕影像馆已经建成封顶,“但是其中更为复杂的建设工程还需要耗费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樊锦诗说。

  数字敦煌已取得重要成果。74岁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也早过了隐退的年纪,却依然扛着敦煌保护的大旗,奔走南北。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 应该得到重视!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就亲自批示,拨款修复了5座岌岌可危的唐宋时期木结构窟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莫高窟进行的第一次抢救性维修工程。1961年3月4日,敦煌莫高窟成为第一批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62年,国家拨专款100万元,用于大规模抢修敦煌莫高窟,实施保护工程,包括开凿隧道、支撑悬崖绝壁夯实基础、加固岩壁等结构复杂的浩大工程。

  一直以来,敦煌研究院都坚持着复杂而浩大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樊锦诗来到敦煌的近半个世纪里,敦煌在石窟栈道改造、崖体加固防沙等地质工程方面都有很大进展,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敦煌的科研团队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敦煌石窟保护和管理之路。更重要的是,“基于开放的保护”的发展观建立起来了。

  除了在石窟的洞内安置侦测温度湿度的无线传感器,以随时关注洞内微环境的变化,轮流开放洞窟以及严格预约机制外,隶属于数字化项目的游客服务中心也为减短游客在洞窟中的逗留时间找到了解决方案。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便开始对莫高窟进行数字化存储。2003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中,樊锦诗的提案《关于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就引起了中央的极大关注。数字化保护的概念让提案委员会专门派出由科技部、文化部组成的考察组,赴敦煌实地考察。

  由樊锦诗最早提出的数字敦煌,主张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敦煌壁画、彩塑艺术进行永久保存,同时能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研究成果、相关资料,通过数字处理、汇集,用计算机完整地储存下敦煌艺术档案。此外,建立一个大型的球幕数字化放映室暨游客服务中心,让参观者在放映室身临其境般地参观洞窟,从而减少在真实洞窟中的逗留时间,减缓因游客过量给洞窟造成的环境危害。

  “用数字技术模拟敦煌壁画,起初想法是永久保存敦煌石窟文物信息,供研究人员使用。现在看来,还可以制作虚拟洞窟供欣赏参观,分流一部分游客,缓解石窟开发压力。”樊锦诗站起身来,向记者比划着,“像天文馆一样。”

  该提案很快得到了批复。“是温总理批复的。‘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应该得到重视!’”樊锦诗学温家宝总理的语气,一字一顿地说。

  2008年,数字敦煌获批后,经过专家论证和建筑招标,2010年,项目正式启动。如今,主体建筑已经封顶,后续工作正在进行中。同时敦煌研究院也已经完成了43个洞窟的数字保存,预计2015年可完成147个洞窟的数字化保存工作。

  事业发展 人才是首要条件

  对于地处西部的敦煌莫高窟来说,随着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拉大,如何能让这里成为人才的停留地,樊锦诗回答道:“简单地说,就是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任何事业要发展,首先是人才,有人才就有一切,没有人才就什么都没有,光有金钱是不行的。”樊锦诗说。敦煌地处边远,离兰州还有1100公里,过去很多人不愿意去。“为了发展敦煌的事业,70年来,我前面的两任院长包括我自己特别注意培养人才,正因为求人难,所以我们都想办法自己培养。”

  敦煌研究院对愿意到敦煌工作的人非常热情、非常爱护,同时也为这些年轻人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年轻人可以研究和申报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研究院在住房、津贴等生活方面也都为年轻人创造条件。同时,研究院还有人才推荐培养计划,年轻人可以被推荐去念硕士、博士,甚至是送出国去学习,学习期间,学费由研究院支付,并继续发放工资。用感情把从敦煌送出去的人召唤回来,所以现在有不少年轻人愿意留在这里。

  只要你提得好 就会被采纳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樊锦诗递交了3个提案,分别是《关于积极引导文物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提案》、《关于将甘肃文物保护和文化建设列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建议》和《关于对全国大遗址和野外文物配备专职警察的提案》。这些年,她的提案始终绕不开的就是文物保护。

  除了2003年的《关于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设施建设》,樊锦诗印象里最深的提案还有两个。一个是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她提出的《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议》。最终促成了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的建立,不仅改善了游客数量与洞窟极限承载量之间的矛盾,也让游客的文化需求与优质的进洞讲解接待模式实现了完美的衔接,同时缓解了发展的旅游业与莫高窟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

  第二个就是她曾经提交的关于坚决要求敦煌—格尔木铁路设计方案改变敦煌段线路的建议,以防止筹建的敦煌至格尔木铁路可能给敦煌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环境造成的破坏。最终,敦煌至格尔木铁路敦煌段选择了新线路。提案中“坚决”二字,也充分显示了樊锦诗性格中的倔强。

  令樊锦诗欣慰的是,一名政协委员的话国家能如此重视。她由衷地表示:“只要你提得好,就会被采纳。”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