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邓小平南巡亲历者吴松营香港出书披露秘辛

2012年02月29日 23: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香港2月29日电 (记者 曾嘉)“现在想一想,自己责任是如此重大!”29日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的大厦,亲历邓小平1992年南巡的吴松营畅谈20年前的秘辛,他认为这次视察意义重大,正如邓小平自己到深圳之后所表达的:“在重要关头,我还是要说话的”。

  由香港资深传媒人员联谊会举行的“纪念邓小平南巡20周年座谈会”,时任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吴松营说,他负责全程跟踪记录邓小平在深圳的谈话。他透露,上世纪90年代初,全中国范围内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仍然一浪高于一浪,为此邓小平这个“退休老人”坐不住了。

  吴松营回忆,1992年的1月19日上,小平一行乘火车刚到达深圳后本来安排休息,但他刚在房间坐定,就对陪同人员说:“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想到外边去看看。”

  “坐不住”的老人家在省市领导的陪同下,乘坐中巴视察深圳市容。就在中巴车上,小平同志发表了很多重要讲话,包括“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他表示,当晚邓小平办公室主任王瑞林提出,这次南下,在武昌短暂停留的时候,老人家就有很重要的谈话;当天上午一到深圳就马上要视察市容,又有很重要的谈话。深圳市委要指定专人做详细记录,否则将对历史造成重大损失。

  “我就是如此意外地在小平同志抵达深圳的当晚,领受‘小平同志深圳讲话唯一记录者’任务的。”吴松营最大感受是老人家有话要说,有很重大的政治思考和战略决策要嘱咐,而正是这“记录者”的新任务,让吴松营在当年的1月20日至23日,得以比旁人更近地追随左右。

  即便得到特别许可,有些场合吴松营依然进不去,比如出行过程中邓小平乘坐的中巴,许多重要讲话,就是在中巴上讲的,这时只有请陪同的省市委领导协助录音了,返回后再交由吴松营负责整理。

  为了完全无误地整理讲话,吴松营从市委宣传部调一位四川籍干部,以便听清楚邓小平的四川话口音,边听录音边作详细记录。“我的要求是,咳嗽或稍有停顿,都要用逗点标出。”吴松营说,这一过程中还曾发生录音机出意外,让他惊出一身冷汗。之后每天早晨出发时,他会先把经过检查并保持良好状态的录音机交给时任中共深圳市委书记的李灏,回到宾馆再取回来,整理成文字初稿后,先送给王瑞林审核。

  邓小平的讲话,后来被整理成1992年中共中央二号文件下达。参与采访并负责整理讲话的现任《香港商报》总编辑陈锡添当时是《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当年3月26日发表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在大江南北引起强烈反响。

  吴松营在邓小平南巡20年后,将当年点滴撰写成书在内地和香港出版发行。他认为,小平的南巡讲话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为中国的发展再次拨正了航向。

  出席座谈会的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吴康民表示,《人民日报》在今年2月23日刊出题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的评论文章,强调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让他不禁想起到20年前的1月,那位高龄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发表的讲话,推动中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