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亲友还原多才雷锋:唱歌跳舞打鼓演戏样样精(3)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2月29日 08:2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雷锋镇的雷锋故居。

  时髦青年

  爱穿白衬衣 口袋别钢笔

  在过去的50年里,雷锋更多是以军人形象留在国人记忆里,一些年轻读者也许并不知道,雷锋在家乡时就曾当过通讯员、公务员、治水模范,还是望城县的第一位拖拉机手。成为报刊上宣传的优秀青年,自己也在报刊上撰写过文章,甚至创作过小说和长诗。在每个岗位上都表现出色,将“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螺丝钉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小就体现出“螺丝钉精神”

  “当时党的号召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雷锋是最听党的号召的,大部分的同学都选择升学,他并不看重升学,没考上好中学就决定留在乡里。”谢迪安回忆,雷锋最初在生产队帮忙,“他的农活干得非常好,水平比老农民还高”。

  几个月后,勤快机灵的雷锋被当初送他去读书的彭德茂乡长调到乡政府当通讯员,工作主要是送信、传话、接待客人、打扫卫生等。两个月后,雷锋成为县委一名行政级别最低的公务员。

  “公务员经历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雷孟宣说,在县委能接触到领导又能接触到老百姓,使雷锋比一般的同龄人要见多识广,更重要的是拥有更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情,并做出成绩来,这就是后来全国闻名的‘螺丝钉精神’的最早体现。”

  成为县里第一个拖拉机手

  雷锋真正被家乡人民广为知晓,是成为望城县的第一位拖拉机手。1958年春天,望城县决定在围垦起来的团山湖开办一个国营农场,这个决定得到上级的支持,还分配了一台拖拉机指标,并批准成立拖拉机站。那时中国还不能制造拖拉机,主要靠进口,所以指标异常珍贵,但有了宝贵的指标,还得再筹钱购买。

  当时县里财政紧张,县团委就号召机关干部和团员捐款。雷锋把自己积蓄一年多的20元捐了出来,这成为一次改变雷锋命运的捐款。赵阳城老书记回忆,当时大部分青年的捐款都是几角,一元已经算多了,20元差不多是雷锋一个月的工资,十分令人瞩目,称得上是笔“巨款”。望城县委经过集体研究,鉴于雷锋对购买拖拉机所做的贡献以及他一贯的表现,决定选派他去团山湖农场学习驾驶拖拉机。

  雷锋驾驶拖拉机的场景在纪念馆核心位置得到再现,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当时的文章记录,雷锋仅仅学了一个星期就学会了驾驶拖拉机。

  白衬衣领子翻到外套外面

  翻开雷锋的照片,很容易发现雷锋的造型透露着时髦:把白衬衣领子翻到外套领子的外面,口袋里别着根钢笔。雷孟宣说,“这样的装束在当时是很时髦的,青年人里也没几个懂得这样打扮,显得很突出”。

  “他总是梳着整齐的发型,每当走到能照见人影的玻璃窗前、清水池边,都要拉拉衣襟,整整头发,做出一副精神百倍的样子”。

  雷孟宣还回忆了小雷锋爱美的一个细节,“土改时他分到一件白衬衣,很是喜欢,天天都穿着去上学”,老师还为此问过雷锋“你这白衬衣有几件呀?”小小的雷锋顿时煞红了脸,忙向老师解释着:“哪有几件,就只有分到的一件”,正是因为雷锋每晚回家都会亲手把它洗干净,这仅有的一件白衬衣才能洁白如新。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