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婉容更衣“被偷窥” 仆人无视触怒皇权后果(2)
1912年2月12日,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随着《清帝退位诏书》的颁布而宣告结束。“求新、求异、求奇、求变”的思想激荡民国社会,官方的进步宣传和民间有识之士的推动,使得皇帝这个曾经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权力象征在民众心中变得虚无缥缈、可有可无起来。1917年的张勋复辟,溥仪只坐了12天皇帝,便被迫退位。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不仅皇帝的称号被废除,就连溥仪本人也被逐出紫禁城,避居租界。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墓清帝祖坟,乾隆和慈禧殉葬财宝被搜罗一空。在跌沉之间,皇帝不仅成为中国人正在逝去的记忆,连这个称呼听起来也有了几丝凄凉的意味。
1925年2月,溥仪带着他的家人和追随者,悄悄移驾天津日租界,试图东山再起挽回昔日的荣光,但其间的遭遇却屡屡让他感受世态炎凉、今时不同往日,这在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多有记载。溥仪到天津的头一天,连住处都没有着落,只好草草在日本人开的大和旅馆住了一天。后来,溥仪搬进张园,张园的房东张彪起初对这位昔日的主子百般恭敬,日日叩头请安,天天亲扫庭院,以示效忠。到后来,看见皇权复兴无望,就丢下扫帚走人了。1927年,张彪作古,张彪的儿子索性摆出一副认钱不认人的市侩模样,开始向溥仪讨起了房租,溥仪只好于1929年7月迁居驻日公使陆宗舆宅邸静园。
皇权在消逝,民权却在滋生。“偷窥”皇后事件至少证明民国年间,一些底层民众已经摈弃了传统中君臣的尊卑观念,萌生了朴素的民权意识,这是辛亥革命后西方平等自由思想在中国民众中普及的结果,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