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新建美术馆重划北京艺术版图 798不再一家独大(2)

2012年02月16日 11:2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 产业解析

  策展人、评论家解读北京艺术区发展

  “艺术区发展,谨防功利主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的艺术区也迎来了春天,各个项目立项、上台令业内眼花缭乱。巨变之后的北京艺术区体量庞大,然而各类美术馆、各类艺术交易中心林立的同时,能否呈现好的展览、形成良性循环的交易模式、后续发展如何等等话题却令业内深思。

  解读一 政策出台,艺术区发展加速

  新京报:文化大繁荣之下,我们看到北京正在形成各类艺术区。一个比一个占地大,一个比一个耗资多。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岳路平(独立策展人):国际舆论也非常关注这一话题。他们的角度相对苛刻,认为我们所谓的文化产业不过是用项目在进行包装。

  我认为未来10年是文化产业的10年。政府对此的驱动非常明显。北京形成各类艺术区正是政府对文化下了大力气的一种表现。

  顾振清(艺术批评家):现在是有点发展势头过猛。政府推进文化大繁荣决心很大,所以才会有这么多艺术项目的上马。但我们也应看到其中不少是通过政府政策租借到便宜的地来做艺术商业产业。

  新京报:到此次艺术区大繁荣中,各大艺术区中交易中心的功能被强化了?

  岳路平:这是一个市场问题、生态问题。过去的艺术区发展没有专注于艺术品交易。未来艺术区将伴随着交易中心功能的出台,有意识形态在引导。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字头资本的介入,比如国展美术中心、宋庄的艺术品交易中心。

  顾振清:现在是大量的新手进入到艺术圈、艺术交易圈。这些新进场的不仅仅有金融界的,也有物流、保险等各行各业。他们普遍缺乏艺术理论实践,而是将其他领域的经验直接拷贝到艺术市场,希望能够在艺术市场上迅速获利。这些都会带来风险、泡沫。

  解读二 民营资本介入,有助于资源分配

  新京报:这一轮艺术区建设高潮中,更多的是民营资本的力量。民营资本缘何青睐艺术区、民营美术馆建设?

  顾振清:这是全世界的通例。欧美美术馆大部分都是民营资本在介入。民营资本能起到平衡作用,使得我们的艺术发展不单有画院、美协的。这就有助于资源分配。

  岳路平:民营资本热衷美术馆建设大都是能带来政策的置换,有着非常功利主义的目的。事实上,民生现代美术馆在民生业务中仅占非常少的份额,却能带给其美誉度。而一些地产资本介入则是通过艺术项目直接回馈其房地产的销售。

  艺术区很立体,各个地方政府可以直接将房地产重新包装成艺术区。但如果艺术区项目是地产项目的变体,其中的水分就很大了,它不是真正的文化驱动形成的。

  王明贤(艺术评论家):目前涌现的是非常大量的民营美术馆建设。他们一部分是为了企业品牌,一部分是作为房地产圈地。

  解读三 先建场馆再收藏品,这是国情

  新京报:大体量的艺术区纷纷出现,北京有那么多艺术展览吗,如何保证展览质量?

  岳路平:中国艺术品市场关系是混乱的,包括画廊和拍卖公司这种一级、二级市场的颠倒。目前出现的艺术区大都是土地、房地产项目的再包装,这就会产生艺术市场泡沫,艺术作品的泡沫。

  顾振清:艺术的繁荣肯定是良莠不齐的,它会经历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未来北京也有可能涌现许多的展览来支撑各大艺术区。我们去纽约看到每周都有50-100个展览,这自然与其国际文化中心的地位匹配。我觉得北京也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王明贤:美术馆增多,不会有那么多好的作品。现在大家想的都是先把场馆建起来再说,以后在竞争下,好的美术馆就生存下来了。

  新京报:在国外往往是藏家手中有一定藏品后才想到建立美术馆。那在国内呢?

  王明贤:中国的情况与国外恰恰相反。一般都是先有场馆再有藏品。这是中国实际情况决定的。我觉得作为一种实践也无妨。

  新京报:据你所知,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馆、墙美术馆藏品丰富吗?

  顾振清:民生现代美术馆还是比较注重视野和文化的。他们收藏了不少东西。而墙美术馆也一直在补充收藏。

  解读四 不缺艺术区,缺艺术评判标准

  新京报:艺术区是建成了,资金链在目前也良好,但这些是否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艺术生态?

  岳路平:真正理想的艺术生态是有艺术自由表达的空间。没有宽松的艺术创作氛围,其他都谈不上。事实上,艺术一直以来是自生自长的状态,是个自然生发的过程。我们都知道有了莎士比亚才能有莎士比亚环球剧院。另外还要有艺术标准的建立,保证学术的公信力、价格的透明化,现在是没有标准可言的。我们常爱把艺术区场馆建设比作硬件,认为硬件是上去了,但还缺服务、教育等软件。在我看来最缺的还是标准这个操作系统。

  【专家说】

  对于艺术区纷纷进城且规模扩大,艺术批评家顾振清指出,国展美术中心的建立是国家画院等机构积极分食国家艺术大饼的一项举措。对于如此繁多的艺术区项目建设,艺术评论家费大为表示,很多自己都不太了解,不过不管怎样有总比没有好。

  对于如此多新建美术馆的出现,不少人会担心国内是否有那么多的展览以满足其展陈。对此艺术评论家王明贤认为现在是美术馆增多的时代,但不会有那么多好的作品,大家想的都是先把场馆建起来。以后在竞争下,好的美术馆将生存下来,其他的可能会昙花一现。

  独立策展人岳路平指出,过去的艺术区发展没有专注于艺术品交易的。现在交易中心功能的强化,最主要的是国字头资本的介入。而艺术评论家顾振清则认为对于交易中心要抱以客观态度,中国是否有那么大的交易量、艺术品交易的需求怎样开发、怎样释放都是个问题。

  采写/本报记者 李健亚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