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大连一市民菜馆白捡龙绣 专家称出自晚清皇家

2012年02月13日 18:10 来源:半岛晨报 参与互动(0)

  开篇语:

  龙年春节前,林培礼在沙河口区科学家公寓自己的工作室整理图书文件,突然发现一件自己十五六年前淘的一件宝贝,是和龙相关的“龙绣”,尽管尘封多年,但绣品依旧古朴大方,说起这件在旅顺龙王塘吃饭时淘来的宝贝,林培礼现在仍是忍俊不禁。

  农家菜馆偶遇正面龙刺绣

  “十五六前,当时我和一个朋友到旅顺龙王塘去求一幅晚清名家罗振玉的字画。双方在欣赏名家作品后以5万元成交。 ”林培礼说,当时因为持宝而归,非常高兴,遂在旅顺龙王塘一农家菜馆把酒言欢,酒酣耳热时,他突然看到这个农家菜馆的墙上有一个刺绣作品,踱步上前细瞧,只见是一五爪的龙正翻江倒海,吞风吐雾,兴云降雨,“头似驼、眼似鬼、耳似牛、角似鹿、项似蛇、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最让林培礼兴奋的是,这是一条正面龙。“古代四爪为蟒,五爪为龙,但正面龙很少,因为只有皇家用品才可以使用正面龙的形象,元、明、清时期,皇帝龙袍上和宫殿中龙都是五爪大龙。 ”他又仔细端详一番,绣面是蓝色的,丝线和绣法像京津一带绣品,泛蓝色包浆,没有镶边,底下为海水江崖纹,已表框。林培礼判断这是一个满族正蓝旗的绣品,清代一品官员以上家中的物品。

  菜馆老板白送给了他

  把玩了一番,林培礼窃喜,“主人把这么一件宝贝随意地挂在农家菜馆里,太可惜了。 ”他和卖字画的卖家商量,“我花了5万元买的字,能不能买一赠一,送点东西给我。 ”卖方问林培礼要啥,他赶紧说,就墙上那幅刺绣吧。因为卖家也是龙王塘人,与餐馆老板是乡亲,常到这里吃饭,也许餐馆老板不识货,就做了一个顺水人情,把那幅龙绣免费送给了林培礼。

  回家以后,林培礼又仔细揣摩研究,这件龙绣为什么会流落到大连旅顺一带,他翻阅历史资料发现,清代旅顺水师营有八旗驻军,晚清以及伪满时期,恭亲王、溥仪等满族皇族成员也经常来旅顺小住,因种种原因造成皇家物品有不少散失在民间。

  中国人经常自称“龙的传人”,而今年又是壬辰龙年,林培礼把“龙绣”郑重地挂在工作间的坐南朝北的墙面上,希望能给自己带来一年的好运。

  专家鉴宝

  龙绣出自晚清期间的皇家

  鉴宝人:曹钧(大连历代文物鉴定中心文博研究员)

  龙绣为清晚期道光以后作品,供皇家所用。品相较好,原框漆面有脱落,反面怀疑是后人做的固定框以便挂在墙面上。从清朝开始,北洋水师等清军长期在大连驻防,藏品与大连历史有一定历史渊源。龙的文化源远流长,从兴隆洼文化发现的龙形图案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从刺绣这一小小的物件上即可反映出从皇室到民间,中华民族普遍尊尚“龙”的文化。此物具体价格有待进一步探究。记者阎华

  ■宝贝介绍

  ◎持有人:林培礼

  ◎藏品名称:正面龙刺绣

  ◎淘宝地点:旅顺一农家菜馆

  ◎声音:

  “因为字画卖家也是龙王塘人,与餐馆老板是乡亲,常到这里吃饭,也许餐馆老板不识货,就做了一个顺水人情,把那幅龙绣免费送给了我。 ” ——林培礼当年白捡的龙绣 经鉴定出自皇室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